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

摘要:实现理想、完成使命,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品质,因此必须自觉塑造革命精神。

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近代以来饱受外来侵略、灾难深重的中国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从一穷二白到富起来的伟大历史性飞跃,并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的伟大飞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成功,不仅雄辩地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真理威力和强大生命力,极大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影响力,同时也使得马克思主义获得了巨大发展,不断开辟出新境界、开创出新形态。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和近代以来的中国是休戚与共、生死相依的命运共同体。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维系这个命运共同体的一根红线,是我们对于马克思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的真正继承。今天,必须在这一理论站位上才能真正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把握时代问题、阐发时代精神、引领时代潮流,既是马克思主义始终具有强大真理力量和生命力的原因,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历史和理论逻辑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对任何思想的认识和评价都依据于它对其赖以产生的那个时代及其特征的把握程度,而对时代、时代潮流和时代精神的科学把握,则是马克思和他的继承者们在思想上一脉相承的特点。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梅林曾深刻指出,对于马克思伟大思想的出现,在过去的时代就是最天才的头脑也不能把它硬想出来,只有在人类历史的一定点上才能揭穿它的秘密。(梅林:《保卫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页)因此,认识马克思,必须认识产生他的那个时代;评价马克思,必须着眼于马克思对于时代的把握;继承马克思的精神财富,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科学把握时代的立场观点方法。

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显著时代特征是两大革命交替、两大思潮交汇。具体地说,当时还处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但现代无产阶级革命已经步入了世界历史的舞台,并展现出日益强劲的发展势头。与此相应,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成果的古典思潮风头正劲,支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历史视野,而代表早期工人阶级不成熟状态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也应运而生,开拓了人们的思想空间和探索路径。伴随着时代的大变动,是历史场景的快速切换,社会矛盾的错综复杂,困难挑战层出不穷,出路前景迷雾重重。所有的困惑集中在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两大悖论上:一是物质财富的巨大增长和贫困的空前加剧并存,二是物质财富的丰富多样和人的片面发展同在。尽管各种思想流派都贡献了自己的思考,但只有马克思解答了这一时代悖论。

把握时代的关键,在于破解“时代之问”。虽然对于时代的挑战人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感知,但是难在正确地提出问题。“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公开的、无所顾忌的、支配一切个人的时代之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3页)在马克思时代,“人的解放”已经喊了几百年,但都是空洞的幻想,脱离现实的口号,怎么才能转变为具有实践意义的时代命题呢?只有马克思以深邃的历史唯物主义眼光第一次提出,人的解放必须归结到无产阶级的解放,“19世纪革命的秘密:无产阶级的解放”。(《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6页)无产阶级的解放因而真正成为人类解放的时代问题。

可见,把握时代的困难在于发现堪当大任的新阶级。在历史交替的大变动时代,发现新阶级并不容易。最为明显的是无产阶级的贫困问题及其引发的社会变革讨论,虽然已经引起了普遍关注,却未能跳出资产阶级社会私有制的狭隘眼界。马克思第一个看到了无产阶级革命取代资产阶级革命、共产主义运动取代启蒙运动的历史趋势。马克思不仅从近代以来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历史考察中发现了现代无产阶级,不仅从亲身组织的国际工人运动中完成了同工人阶级的结合,更从巴黎公社的伟大革命中看到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确立了通过无产阶级专政过渡到无阶级社会的思想。

今天,“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这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保持坚定信心、对社会主义保持必胜信念的科学根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66页)从时代特征上看,我们确实正在经历类似马克思生活时期的历史场景,这就是“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当代世界呈现出深刻复杂变化的态势,充满着不确定性,使得人们对未来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远远超过人类应对挑战的共识,发展的机遇隐藏在层出不穷的挑战中,人类的共同利益分割在局部利益的凸显和冲突中,历史潮流在诸多逆流和漩涡的干扰下时隐时现。开放还是封闭,前进还是后退,人类面临着新的重大抉择。回答这些时代之问,必须不畏浮云遮望眼,善于拨云见日,认清世界大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判断时代潮流必须依据客观历史规律的观点,关于把历史潮流和它所包裹的外衣进行科学剥离的观点,关于依托新的社会力量推进历史潮流的观点等,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运用,为我们判断时代、认清时代潮流奠立了坚实基础。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是基于当代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对我国所处的新历史方位所作出的科学论断,同时也是基于当代世界格局和新秩序,特别是当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所作出的重大判断。

新时代所确立的历史方位,表明当代中国与当代世界正处在一个大转折的历史关头。一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既有几千年光辉灿烂、从未中断的骄人历史,又有近代以来任人宰割、国破家亡的百年耻辱,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百年奋斗,终于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发生在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的巨变,必然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世界历史的进程。新时代所确立的历史方位,表明我们坚定不移地把和平发展视为当今时代的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表明我们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当代中国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主题,表明我们把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建立当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指导思想。对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与资本主义加以切割,在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中和第三世界国家、新兴市场国家一道发挥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主力军作用,促进更加公平合理的世界秩序和全球治理规则的建立等,都是引领时代潮流的创举。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