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蒋庆哲:中国对外开放与能源战略(5)

(二)中国石油发展史

中国石油发展是什么情况?我想简要划分几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前,“洋油”时代。洋油是近代中国人民对外国石油产品的统称。从19世纪60年代洋油进入中国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洋油垄断中国达80多年之久,这一阶段我国石油生产量非常小,进口石油非常多。比如,早期我们点灯的煤油都是进口的,所以说新中国成立之前是洋油时代。

新中国成立初期,石油短缺时代。我国石油工业从20世纪50年代初才刚刚起步,大概只能满足国内石油需求的40%。新中国成立以后,真正能够说有重大发现的,就是1955年发现的克拉玛依油田。20世纪50年代末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转变时期。大庆油田是在1959年9月26日发现的,松基三井是大庆油田的第一口发现井,这是一个非常有纪念意义的地方。此后,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华北油田等油田被相继发现。其中,胜利油田是中国的第二大油田。

随着大庆油田的发现,我国进入了石油自给自足时代。1963年12月,《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新闻公报》宣布:“我国需要的石油,过去绝大部分依靠进口,现在已经可以基本自给了。”到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原油产量已经位于世界第六位。这一时期,我国不仅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且可以出口石油了,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变化。

讲石油的发展史,就要讲一讲中国海洋石油的发展。最早我们只能进行浅滩上石油开发,真正到深海是做不了的,这一时期中央的决策非常英明,就是实行对外开放。1982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成立,我们当时提出要把西方石油公司最先进的技术引进来,我们先当“学生”,再发展壮大。中国海洋石油是对外开放最早的一个领域,海洋石油在管理上一直是先进的。2010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宣布中国海油国内年产石油天然气总产量首次超过5000万吨。2017年中国海油取得较好业绩,全年生产原油7551万吨,天然气259亿立方米。中国海洋石油取得的成绩和对外开放是紧密关联在一起的。

这期间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到了1993年我国已经成了石油进口国,买石油是一个贸易问题,但是由于石油是战略物资的特殊性,有时候有钱也不见得能买得到。怎么办?中国的石油公司主动走出去,到海外自己开采石油,当然这也得益于对外开放的引领,这是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国家战略方针。

我举几个成功的案例。第一个是中石油苏丹项目。1995年,中国和苏丹开始石油合作。20世纪90年代初,很多西方国家的石油公司纷纷从苏丹撤离,这在客观上为中国石油公司进入苏丹创造了机会,当然,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石油价格非常低,有的石油公司往往可不开采就不开采了,这也是一个客观事实。1999年,苏丹124区项目油田正式投产,建成中国石油海外第一个千万吨级大油田。这是我国国有企业走出去的一个成功案例,也给我们走出去增强了信心。第二个是中哈油气合作。中哈油气合作是继中石油苏丹项目之后,中国石油走出去的又一个成功案例。1997年,中国石油首次进入委内瑞拉石油市场,并以此为起点相继开拓了秘鲁、厄瓜多尔等市场,在南美洲站稳了脚跟。

石油是一个跨国际流动的物资,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中国石油不仅“引进来”,而且“走出去”,迈出了实实在在的步伐,也为我国企业走出去积累了很多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责任编辑:张一博校对:吴自强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