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秀: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重点任务——一核一城三带两区(5)

摘要:本文从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重点任务的确定、“一核一城三带两区”的内涵与意义、“一城三带”的相互关系与历史演进、“一核”引领下的“一城三带两区”保护与发展四个部分,为网友深入解读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重点任务:一核一城三带两区。文章指出,“一城三带”特别是“三个文化带”的保护发展,应该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空间载体和文化纽带,构建首都国家文化公园体系,发挥引领辐射和带动示范作用。

图片9

关于燕,前面提到,召公奭在朝辅政,由其长子克赴燕主政。我们在燕都遗址发掘出很多青铜器,上面都有铭文。比如青铜酒器克盉、克罍的盖与器口内壁,均铸有阴文铭文各43字,铭文字数和内容均相同,铭文记载了燕由克主政的情况,还有他比较孝顺,青铜器上的有些铭文,是记载他把美食送到关中(西周的都城在关中)孝敬他的父亲。

图片10

战国时期的燕国,你看(上图)就剩了一个了,而不是西周刚分封时候的一南一北两个诸侯国,就是一个诸侯国——蓟城,这是燕都蓟城。

图片11

这个时候在燕山这一地区主要还是北方的少数民族,比如在延庆就集中发现了五六百座山戎墓,从图上也能看出来它的分布,在妫水河流域分布着大量的山戎墓葬,这也说明一直是不同的民族在北京这个地方居住。刚才讲到,在燕昭王时期北京附近就出现了长城,《史记·匈奴传》记载:“燕亦筑长城,自造阳(今河北省怀来县官厅水库南大古城)至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图片12

这是蓟和长城的相对位置,它在长城以南,这是战国的燕北长城。燕还修了一个南长城,叫“易水长城”。

2. 东北边疆军事重镇阶段:秦汉至隋唐

第二个阶段,从秦汉到隋唐,北京是大一统时期的东北军事重镇和分裂时期的北方民族活动区。秦汉时期北京这个地方叫蓟城,是地方行政区划最高级别行政区的治所。秦统一以后,实行郡县制;到汉的时候,国和郡是平级;到汉代后期,又有了州,从虚到实,成为了一级行政区划,北京蓟城这个地方是幽州的治所。总之,它就是各个时代最高级别行政区划的治所。秦汉时期,蓟城是东北的军事重镇。西晋时期,修建了西山寺庙,留存至今,就是西山的潭柘寺。北朝时期,北京地区开始修建长城,这个时候是在北京地区最早出现长城,它是沿着燕山山脉内脊修建的。后来这个长城大部分被明代长城沿用。也就是说,北朝的长城基本上奠定了北京地区长城的基本格局,这是“一城”和文化带的里面的西山、长城的情况。

隋代,北京地区开始出现运河。之前北京地区也有用河运物资的情况和记载,比如潮白河,但是那时还不能称为运河。能称为运河的,就是隋代修的永济渠,它是一个躺倒的人字形的,顶端在西部的洛阳,能够把余杭(现在的杭州)的物资运到洛阳,为首都供应漕粮、物资。因为它的都城在关中,洛阳是它的东都。隋代把运河修到了北京,这就说明北京地区的军事地位特别重要,所以运河就从这个时候开始出现了。隋代北京这个地区叫涿郡,唐代叫幽州城,这个时候西山的寺庙开始增多。这是在东北军事重镇阶段“一城三带”的文化积累情况。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