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生态> 正文

常纪文:京津冀生态环境的协同保护(3)

三、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基本原则

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领生态协同保护与治理工作的全局,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强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以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空气质量、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建设和再现京津冀地区自然生态和秀丽景色为目的;以健全组织、区域联动、联防联控治理保护生态环境工程为载体;以围绕全面治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增强区域环境保护合力为主线;以健全制度、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污染源为手段,建立机制、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加大治理污染力度,修复和改善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的质量,提升京津冀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京津冀“天变蓝、水变青、地变绿”的美好愿景。

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要遵守哪些原则?

一是环境健康保护和生态保护一体化原则。既要加强污染防治,也要加强生态保护,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之间是密切相关的。

二是生物和生态多样性原则。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生物和生态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安全的重要保证。水和湿地生态系统可以保持流域水量平衡,补充地下水,优化自然环境;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具有防风固沙、防洪保土、调节气候的功能;农田生态系统能够维护农业生态系统。因此,我们必须确保生物多样性,这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所明确的。

三是统一规划与依法管控原则。统一规划,是指严格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其他相关的规划。依法管控,包括空间管控、产业结构管控、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管控等,以及城市增长边界的管控。

四是功能分区与分类管控原则。京津冀有很多分区,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功能,如生态区、工业区、农业区、生活区、文教区、商业区等。有功能分区,针对不同的功能分区进行不同的生态环境的管控。我们要按照优化重点,限制和禁止开发的总体要求,明确不同区域各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心,合理规划城镇、农业、生态空间的规模比例。

五是激励与约束并重原则。通过严格环境准入、环境标准、总量控制、环保考核等管理措施强化政府管控与约束,规范开发建设行为。通过价格、财政、收费、金融等政策措施引导规范企业环境行为,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六是协调保护与自主性相结合原则。京津冀一体化的保护与发展,肯定有一些共同的要求,但是每个地方也有不同的情况、不同的问题,所以必须发挥地方的能动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四、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主要任务

第一,实现京津冀生态环境立法和制度的一体化。在大气污染、水污染方面,京津冀都有自己的立法。对此,我们需要建设立法协商,包括京津冀各地方人大与政协的定期交流、立法的沟通等。立法和制度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

第二,实现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一体化。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基础上,我们要协调好各专项规划,在尺度、方法上保持一致,特别是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是决定生态环境保护成效的关键,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结构不科学,导致产业落后,更会导致环境保护工作欠债增多。因此,只有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划和产业发展的规划协同了,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才有了基础。

第三,实现京津冀生态环境监管责任一体化。监管责任一体化,就是要在中央统一协调下,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的架构下,把京津冀各地方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捋清楚,建立一个职责清单。各地方按照清单来解决问题,如果没有尽职履责,就要进行追责。

第四,实现京津冀生态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一体化。现在,国家已经规定了企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在可操作的层面上,京津冀也要拿出具体的办法,如企业信息公开,包括公开哪些信息以及公开的程序、时间要求、范围、形式等。此外,我们还要促进社会参与、公众参与,让社会组织、社会大众参与到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来,完善社会监督,保证地方政府严格贯彻落实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五,实现京津冀生态环境执法一体化。执法的体制要协同,尺度和方法也要协同。在执法规范的基础上,我们要加强培训,实行执法对接,包括联合执法、交叉执法等的方法、程序、尺度等。

第六,实现京津冀生态环境监测和应急一体化。目前,京津冀在监测上基本实现了联网、重污染天气的联合预警应急等。现在来看,应急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重污染天气期间,一些该停工的建筑工地没停工,应该限产停产的企业没有限产停产。应急措施不统一,会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产生负面影响。

第七,实现京津冀生态环境考核督察问责一体化。在京津冀地区不同的市、县、区,同一个行为的追责应该要协同。

责任编辑:王瑱校对:吴自强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