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战略智慧(4)

摘要: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重视并且善于进行战略思维的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增强战略思维的自觉性,掌握战略思维理论和方法,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增长战略智慧,这对于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三)统筹兼顾

强调重点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其他,而是要用重点带动其他。这就要求在把握重点的同时,对所有局部统筹兼顾。这是我们党历来的一个方针,也是一项重要领导艺术。

第一,对各方面工作要统筹兼顾,不可挂一漏万、顾此失彼。毛泽东将此比喻为“弹钢琴”,说:“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党委要抓紧中心工作,也要围绕中心工作而同时开展其他方面工作。我们现在管的方面很多,各地、各军、各部门的工作都要照顾到,不能只注意到一部分问题而把别的丢掉。凡是有问题的地方,都要点一下,这个方法我们一定要学会。”[25]我们讲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习近平讲,全面深化改革要加强“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等等,就是强调对各方面改革的统筹兼顾。

第二,对人民内部各方面利益要统筹兼顾,不可只顾一部分人的利益而不顾其他人的利益,更不可不顾多数人的利益。处理所有问题都要从对全体人民统筹兼顾这个观点出发,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和凝聚起来,对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鉴于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复杂性,统筹兼顾要讲辩证法,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多数人的利益和少数人的利益、人民的根本的长远利益和眼前的暂时利益等等,总的方针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统筹兼顾的实质是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既要这样,又要那样”,更不是形式主义的甲乙丙丁开中药铺。“关系”这个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需要靠思维去把握。比如:农业和工业,怎样统筹兼顾?毛泽东说,“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这就讲清了关系,也就形成了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又比如:沿海和内地的发展,怎样统筹兼顾?邓小平说,沿海率先发展,到一定时候帮助内地加快发展,这就讲清了关系,形成了“两个大局”的发展战略。各种关系多种多样,对于领导工作来说,有两种关系需要我们经常去思考:一是比例关系,二是顺序关系。前者是何者为轻、何者为重的问题,后者是何者为先、何者为后的问题。概括起来,就是轻重缓急问题。这是事关全局的大问题。我们平常说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投资结构、分配结构、产品结构等等,都是比例问题,比例优化则全局优化,比例失衡则全局弱化。我们平常说的发展经济“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是战略调整;打仗先打哪里后打哪里,是战略步骤。改革从农村到城市,开放从沿海到内地,也是战略步骤。所有这些都是顺序问题。可见,处理好轻重缓急问题,是战略思维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开阔视野

事物作为系统,在其内部存在各种要素之间的联系,在其外部存在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不能不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做好全局工作,一定要有开阔的视野。

第一,要放眼世界。古人说:“不审天下之势,难应天下之务。”不了解中国国情,会脱离实际,固然办不好中国的事情;不了解世界,会落后于时代潮流,同样办不好中国的事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富有强大生命力,在于它既深深植根于中华大地,又有开阔的世界眼光,勇于并善于吸取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这已为世界和中国实践反复证明。我国经济正在实行从“引进来”到“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转变,只有坚持对外开放,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和我国对外开放新要求,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更加需要扩大对外开放。

第二,要放眼全国。增强大局意识,服从和服务于全国工作大局,自觉在大局下行动,既是一种党性的要求,又是一种战略思维水平的表现。毛泽东说:“只有了解大局的人才能合理而恰当地安置小东西,即使当个排长也应该有个全局的图画,也才有大的发展。”[26]他又说:“我党规定了中国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又规定了各项具体的工作路线和各项具体的政策。但是,许多同志往往记住了我党的具体的各别的工作路线和政策,忘记了我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而如果真正忘记了我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我们就将是一个盲目的不完全的不清醒的革命者。在我们执行具体工作路线和具体政策的时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左右摇摆,就会贻误我们的工作。”[27]在今天,放眼全国,最重要的是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战略部署,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全局在胸,我们就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科学指导思想,就能卓有成效地做好本职工作,为全国大局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要放眼一切方面。我们所面对的一切都处于互相联系之中。自然、社会、思维,政治、经济、文化,国家、集体、个人,东部、中部、西部,一产、二产、三产,古今中外,上下左右,没有一种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我们研究其中任何问题,都要联系到与它相关的事物,把握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研究政治离不开经济,研究文化离不开经济和政治,研究党情离不开国情,研究城市离不开农村,研究本地离不开外地,研究今天离不开历史。一定要视野开阔。毛泽东提出研究党史要运用“古今中外法”,就体现了这种科学态度。

(五)照应阶段

以上“把握重点”“统筹兼顾”“开阔视野”都是从系统即空间的角度研究全局。下面我们从过程即时间的角度研究全局。首先是要正确处理阶段之间的关系。

第一,立足当前,不要超越阶段。马克思主义者是唯物主义者,唯物主义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用幻想的东西代替现实的东西,不能用抽象的可能性代替现实的可能性。现实情况乃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我们只能去做那些经过努力能够做到的事情,不要勉强去做那些经过努力也做不到的事情。超越阶段曾经给我们造成严重挫折。在民主革命时期产生的所谓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说法,就是超阶段。发展生产力“急于求成”、调整生产关系“盲目求纯”也是超阶段。毛泽东解决了革命上“超阶段”的问题,邓小平解决了发展上“超阶段”的问题。在今天,我们必须牢记,尽管我们的国情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我们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还是发展中大国。这是今天我们考虑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第二,放眼长远,不要鼠目寸光。阶段之间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我们在实现今天任务的同时,要为明天的发展准备必要条件,而不是使明天的发展丧失必要条件。这就要求我们有长远眼光。毛泽东在谈到战争时说:“初战的计划必须是全战役计划的有机的序幕。没有好的全战役的计划,绝不能有真正好的第一仗。这就是说,即使初战打了一个胜仗,若这个仗不但不于全战役有利,反而有害时,则这个仗虽胜也只算败了。……因此在打第一仗之先,必须想到第二、第三、第四以至最后一仗大体上如何打法,……没有全局在胸,是不会真的投下一着好棋子的。”[28]邓小平说,“考虑任何问题都要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大局”,“要总结现在,看到未来”,“回顾过去、着眼未来”[29]。这就要在实践活动中加强预见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了科学预见,才能胸怀远大目标,才能关照好发展的各个阶段,才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预见什么?一个是事物发展的趋势,一个是事物发展的阶段性,一个是成败的两种可能性,一个是发展结果的两重性。对事业既要看到光明,又要看到困难。看到光明,增强信心;看到困难,防患于未然。毛泽东在党的七大结论中说,“有一个问题要讲清楚,叫做‘准备吃亏’”,“准备困难”[30]。而且他一口气讲了17条困难,说“要把估计放在最困难的基础上”,“在最坏的可能性上建立我们的政策”。“如果我们不准备不设想到这样的困难,那困难一来就不能对付,而有了这种准备就好办了。”[31]毛泽东的这一论述,在当前仍然有重大现实意义。

第三,审时度势,与时俱进。阶段之间不仅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由此一阶段进到下一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审时度势,及时提出新的任务、方针、政策、办法,坚定地实行战略转变。否则就会犯右倾保守的错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政策是平分土地,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则是减租减息。党的工作重心长期在农村,新中国成立后则转到了城市,等等,都说明革命和建设的指导者必须注意阶段的转变,在理论、政策上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引导群众前进,不断夺取新的胜利。当前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化,要求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去谋划、去奋斗。

(六)抓住机遇

这也是从过程即时间的角度研究全局。什么叫机遇?机遇是一种可能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常常出现一种加速发展或实现质的飞跃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对主体而言,就是机遇。战有战机,商有商机,一切都有机遇。我国战国初期的军事家吴起十分重视战机,他说:“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灭,生于狐疑。”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的拿破仑说:“战略就是运用时间和空间的艺术。我是比较重视前者。空间失去了,还可以收回,时间则一去永不回。”“在战争中时间的损失无可补救,任何解释都没有用,因为迟误即为失败的主因。”他甚至说:“最好的士兵不是会打仗而是会走路。”这是讲的战争,强调战机的重要。经商作决策,商机也很重要。美国著名企业家、福特汽车总裁李·艾柯卡说:“即使是正确的决策,如果决定迟了,也会是错误的。”他对接替他担任福特汽车总裁的菲利普·考德威尔说:“菲尔,你的问题就出在你上过哈佛大学。你受的教育是,当你没有获得全部事实根据之前,不要采取行动。你即使得到了95%的事实根据,你也还得花6个月的功夫去得到其余的5%,而当你得到l00%的事实根据时,它们已经过了时,因为市场情况变了。”他的意思是,在瞬息万变的市场面前,观其大略就应该当机立断,即使决断有某些不够完备的地方,那也可以在实践中继续完善,而不应错过时机。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