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入苦海担重任 鞠躬尽瘁为人民(2)

甘入苦海担重任 鞠躬尽瘁为人民(2)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辉煌成就感思

习近平同志脚踏实地在困难中学思践悟,顽强奋斗。走出梁家河,上清华大学读书。他的父亲“解放”回到北京,家人团聚,其乐融融,没啥烦恼事了。然而,这种安逸的生活反倒使他始终没啥喜悦和快乐。总是觉得,国家百废待兴,需要变革,需要有能力、有担当的人去试去闯去拼,在搏风击浪中铸就无悔的人生。所以,他主动要求下到基层工作。他到河北省正定县工作虽然辛苦,但他也心甘情愿。习近平同志曾给正定原县委办干事李亚平讲过自己选择到正定工作的心路历程,李亚平在日记中记载了习近平同志当时说的一段话:“只想着过舒适的生活,是平庸的追求。我是准备入‘苦海’的。”

艰难困苦,是磨练人格的最高学校。显然,在红色基因传承中历练,在艰难困苦境遇中磨砺,在丰富基层实践中成长,“人民”二字已铭刻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内心深处,“为群众做实事”的信念笃定地扎根心底。为了人民的利益,他心中已没有“困难”二字。一心只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爱民为民情怀,早已让“苦海”化作了“乐海”,他把“苦海”当作党性修养的校阅场,哪里艰苦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奋斗,哪里艰苦哪献身。甘入苦海担重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执着追求远大理想的真实写照,诠释了一名政治家的大信仰、大信念、大抱负。

二、甘入苦海是一种炽热的人民情怀。体察民情,遂民之欲——“要为人民做实事”彰显着人民至上、勇于担当的政治立场

在希腊神话中,大力神安泰从来也不会感到疲劳乏力,这是因为他的身体一接触到大地就能吸取大地的力量。当大英雄赫拉克勒斯与安泰相遇后,经过几番交手,发现了安泰不断得到力量的秘密。于是,赫拉克勒斯抓住这个可怕的巨人,紧紧地把他勒在怀里,让他双脚离地,最终把他勒死了。一个人忠实于自己的初衷,就应当像忠实于自己的父母一样。只有时刻不偏离自己的初衷,才有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对于共产党人来说,人民群众如同“大地母亲”一样,须臾不可脱离。习近平总书记说:“‘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至今,这句话依然在我心中”。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时刻牵挂的,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他多次强调,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回顾那段农村经历,习近平总书记总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农村基层是一个锻炼人的平台,这种锻炼是人生中宝贵的一笔财富。”七年的农村生活,他“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了解了社会,这个是最根本的。很多实事求是的想法,都是从那个时候生根发芽的,以至于到现在,每时每刻影响着我。”“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正是这种积淀在内心深处的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奠定了习近平总书记强烈的甘入苦海的政治志向和政治勇气。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习近平总书记说,热爱人民不是一句口号,要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和具体的实践行动。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就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2012年11月15日,新当选的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就作出庄重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言必行,行必果。艰苦奋斗,真抓实干见成效。

心往最穷的地方想。梁家河、正定、宁德、西海固……50年来,从一个生产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到一个泱泱大国的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多年如一日,心里始终最牵挂的是贫困群众,关心他们的生产生活。在梁家河,他把北京市奖励给他的一辆三轮摩托车换了农村最实用的一辆东方红52马力的手扶拖拉机、一台磨面机、一台扬场机、一台碾米机和一个潜水泵,送给生产队;在正定,他走遍了全县200多个村子。虽然辛苦一点,但确实摸清了情况,同基层干部和老百姓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感情;在西海固,他看到了当地老百姓家里光溜溜的,没有值钱的东西。有的一家人才两三条裤子,有一家窑洞顶上吊着一捆发菜,算是值钱的东西。改革开放近20年了,仍有那么穷、那么苦的地方,西海固的极端贫困深深震撼了他的心,贫困群众成为他最大的牵挂。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他说,“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部分群众在就业、子女教育、就医、住房等方面还面临一些困难,不断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掷地有声的话语,令人民心中暖意融融。

脚往最穷的地方走。福建宁德曾是全国十八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习近平同志在那里工作了一年零11个月,基本走遍了所有的乡镇。下党乡位于寿宁县的大山深处,到寿宁县城就有“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的说法,去乡里就可想而知了。由于过于偏僻,路又很难走,上级的干部很少去,习近平同志是地委书记中第一个去下党乡的,而且去了三次。老百姓说,“县衙”都没来过,“地府”就来了,他们把地委书记叫“地府”,也就是知府。他第一次去是在1989年7月酷暑的时候,早上6点多出发,9点多车子开到了离乡政府所在地最近的一个地方,然后下车步行。为了走近一点,乡党委书记拿着柴刀在前面砍,每个人拿根竹竿,沿着河边走了2个多小时才到。习近平同志的脚上磨出了泡,他回忆说,那真是披荆斩棘、跋山涉水啊。到了乡里,稍微洗了洗、休息一下,就开始现场办公、访贫问苦。习近平同志当时讲:“冯梦龙50多岁被任命为寿宁的知县,为了上任走了好几个月。我们现在共产党人为官,如果都想当舒服官,还不如封建时代的士大夫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几乎走遍了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从太行山区的阜平骆驼湾村,到海拔2400多米的甘肃布楞沟村,再到湘西土家族聚居的菖蒲塘村,他不管山高沟深,不畏道路坎坷,总要在第一时间走近百姓身边,坐乡亲的炕头、端乡亲的茶杯饭碗、摸乡亲的衣被、掀乡亲的锅盖、查乡亲的粮仓、开乡亲的冰箱,总会盘起腿、拉着乡亲们的手,唠一唠家长里短,听一听百姓意见,看一看乡村的发展变化。习近平总书记说,“他们的生活存在困难,我感到揪心。他们生活每好一点,我都感到高兴。”在互联网上,网民留言说,“总书记是从基层成长起来,最了解百姓疾苦,显得好亲切。感觉总书记还是梁家河的年轻支书,一直在我们百姓身边。”

劲往最穷的地方使。“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贫困是制约社会发展的瓶颈,扶贫开发是令各级党政部门最头疼、最难办的事情。关心和思考着扶贫工作,也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头上的一件大事。坚持把群众脱贫致富作为使命所在、职责所系,把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事当家事、把小事当大事、把常事当急事,能办的快办、急办的先办、难办的想法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可谓操碎了心、卯足了劲。在梁家河插队时,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他带领乡亲们建沼气池、打灌溉井、开水浇地、修淤地坝、搞梯田,天天晚上挑着马灯夜战,还带头光着脚站在冰上干活;在福建工作期间,他推行“四下基层”作风,强调“弱鸟先飞”意识,提倡“滴水穿石”精神,提出“真扶贫、扶真贫”,推动解决“茅草房”和“连家船”问题;在浙江工作期间,他针对当时欠发达地区发展滞后和仍有大量贫困人口的问题,提出“努力使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全省经济新的增长点”等战略要求,强调“现代化建设不能留盲区死角,实现全面小康一个乡镇也不能掉队”;出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面对贫困地区特别是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的西部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攻坚任务,他誓言,“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为确保这一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大量心血用在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上。在他的亲自领导和指挥下,扶贫攻坚战正向贫困“堡垒”发起最后“冲锋”,向着所有群众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与此同时,根据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要求,围绕就业创业、收入分配、教育公平、医疗保障、食品安全、社会治理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了一揽子民生、民心工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党和国家的凝聚力、向心力与日剧增,从中也反映出一名革命家的大情怀、大追求、大担当。

责任编辑:刘媛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