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郑风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6)

六、坚持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按规定办事。在我国这样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实现乡村振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创举,没有现成的可供照搬的经验。我国乡村振兴道路必须要靠中国自己探索。

我国人多地少矛盾非常突出。我国户均耕地不到十亩地,仅相当于欧盟的1/40、美国的1/400。“人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超过十亩地”,是很多地方的真实写照。所以,我国农业资源禀赋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像欧美那样搞大规模农场、大机械农业,多数地区要通过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规模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要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赋予双重经营体制的新内涵,不断提高经营效率。

另外,我们要注重发扬传统的农耕文明。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我国很多村庄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至今保存完整。很多风俗习惯、村规民约等具有深厚的优秀文化基因,至今仍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行自治和法治的同时,也要注重发挥好德治的作用,推动礼仪之邦、传统优秀文化和法治社会建设相辅相成。要继续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并不断总结推广。

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要把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做好,必须走城乡发展融合之路。我国一直提的是城镇化,而不是城市化,目的就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要向改革要动力,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已经出台。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要素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要坚决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促进各类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信息汇聚的良性循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的体制机制,要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要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乡村,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加快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另外还有建立健全有利于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有利于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体制机制等。中央提出,通过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加大对农业农村的各项投入,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要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强化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贫困村和所在县乡当前的工作重点就是脱贫攻坚,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将消除绝对贫困,但相对贫困仍将长期存在。到那时,现在针对绝对贫困的脱贫攻坚举措要逐步调整为针对相对贫困的日常性帮扶措施,并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构架下统筹城乡,这个问题要早谋划、早打算。

责任编辑:张凌洁校对:张一博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