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扶志扶知扶德 破除农村“精神贫困”

着力扶志扶知扶德 破除农村“精神贫困”

广元市昭化区地处四川省北部,是省级贫困县区。2016年以来,在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进程中,昭化区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创新开展了以“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为主题的脱贫奔康文明示范村(户)创建活动,着力扶志扶知扶德,打响破除农村“精神贫困”攻坚战,让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消除“脏乱差”现象,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有效地激发出群众自强脱贫的内生动力,形成了感恩奋进、自强脱贫、励志奔康、文明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

找准“精神贫困”根源

2015年11月,广元市昭化区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对脱贫攻坚作出系列部署,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冲锋号。随着脱贫攻坚的纵深推进,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大幅改善,增收致富的门路不断增多,物质贫困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部分贫困群众的精神却生了“病”。

家住昭化区西部的大朝乡牛头村村民郭长义,因妻子患有精神病,两个儿子正在读高中,家庭经济拮据,于2015年被评定为建卡贫困户。谁料平日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郭长义,面对国家给予的扶贫政策支持、党员干部帮扶等措施,不但不懂得感恩,竟然还顶着“贫困户”的头衔,大摇大摆地当起了“甩手掌柜”,四处散布他所谓的“致富经”:打牌吹牛不种地,村社干部白催你;房子不修我不急,政府负责来修起。郭长义现象不是个例,“精神贫困”已成为昭化区脱贫攻坚最大的拦路虎。

针对农村群众“精神贫困”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昭化区委宣传部组织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梳理归结出农村群众“精神贫困”的7种表现形式:一是好吃懒做型。部分群众常年生活在农村,条件闭塞,与外界接触少,对生活缺少追求,长期的积贫积弱消磨了自力更生的斗志,丢失了勤劳上进的习惯,得过且过,安于现状。二是依赖政府型。知道国家有好的政策,片面地认为我不做政府也会上门埋单,便等着政府送物资、送产业发展资金而心安理得。三是政策误解型。对国家扶贫政策缺乏正确认识,错误地认为“伸手要就能到,张口喊就有人管”,惰性心理逐渐滋生。四是相互攀比型。比困争穷,甚至以穷为荣,便越穷越懒,认为越懒越穷最后政府会主动帮扶。五是娇生惯养型。个别帮扶部门一味采取救济式扶贫,只顾给群众“输血”,却忘了给他们“造血”,忽略了群众的“精神贫困”问题,拔不了“穷根”。六是队伍涣散型。基层干部队伍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等靠要”思想,凡事等政策、靠督导、要条件,遇到困难绕道走,不敢主动做群众工作,缺乏主动作为和责任担当。七是精神文明建设薄弱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仍然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往往是说在嘴上、写在文件上、落实在会议上,生产发展起来了,生活环境改善了,但好习惯却淡化了,好风气也弱化了。

习近平总书记早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就明确指出:“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昭化区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决定立足于实际,着力于效果,彻底破解农村“精神贫困”难题,为脱贫攻坚扫除精神障碍。

靶向治疗开出精神“良方”

2016年8月,昭化区委宣传部针对农村贫困群众“等靠要”的落后思想、“脏乱差”的人居环境、“粗俗邪”的不良习气,成立了专题研究小组,历时半月,深入全区63个贫困村进行调研,找到了破解“精神贫困”难题的“金钥匙”,开出了一剂治疗“精神贫困”的“良方”,精心研究制定了“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脱贫奔康文明示范村(户)创建活动方案,在全区打响了“精神脱贫”攻坚战。

昭化区脱贫奔康文明示范村(户)创建活动主要内容是: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基本要求,明确“全面启动,突出重点;逐年推进,3年完成;持续巩固,不断提升”的工作思路,在全区63个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同步开展以“三项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以“五个一创建”为载体的脱贫奔康文明示范村(户)创建活动,助推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

“感恩奋进、自强脱贫”主题教育。让群众克服“不思进取、等靠要”等落后思想,懂得感恩自强,不惜出力流汗,自觉主动脱贫。每半个月在村委会集中开办一次“农民夜校”和“道德讲堂”,宣传党委政府的关怀,宣传各项惠民政策;收看专题教育片,学习全区最美系列人物先进事迹,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昭德崇文·化新图强”的昭化精神,积极倡导群众讲文明礼貌、讲尊老爱幼、讲团结和谐,激发群众励志脱贫的内生动力。

“自力更生、美化家园”主题教育。着力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切实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自觉消除“脏、乱、差”等现象,建设花果飘香、鸡犬相宁、宜人宜居的生活环境。每周一开展家家户户大扫除行动,组织群众清杂理乱,净化生活环境,主动打扫家庭卫生、整理个人卫生;每周二村委会组织开展一次村容村貌大整治行动,动员全村群众积极参加集体公益卫生劳动;各组要评出建房困难户,动员本组村民帮助建房、美化家园。同时,倡导村民积极发展庭院经济,促进脱贫致富。对开展较好的家庭进行加分,对开展较差的家庭进行扣分。

“文明健康、和谐奔康”主题教育。让群众破除“粗、俗、邪”等陋习,培养崇德明理、守法文明的现代新型农民。由村风民风监督员带队,组成村级评比小组,每半月开展一次入户大评比大检查行动。每半月对各家各户的庭院经济、家庭卫生和个人卫生进行检查。对卫生习惯较好、积极参加集体事业的贫困户和非贫困户进行加分,对发展庭院经济不积极、卫生习惯长期不改善的贫困户和非贫困户进行扣分;每半月对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五好”标准践行情况进行评分,对做出见义勇为、拾金不昧、邻里互助等好人好事的贫困户和非贫困户进行加分,对危害集体利益、不配合开展脱贫奔康活动、破坏社会秩序的贫困户和非贫困户进行扣分。

物质文明建设必须要硬,精神文明建设也绝不能软。如何让“精神脱贫”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变成“什么时候都必要都重要”?昭化区委宣传部制定了“五个一”创建机制,即一套创建标准、一套村规民约、一批示范村(户)、一名村风民风监督员、一套激励机制。一套创建标准。以“村容村貌好、社会风气好、治安秩序好、干群关系好、集体活动开展好”为标准,创建“脱贫奔康文明示范村”;以“环境卫生好、生活习惯好、邻里关系好、家庭和睦好、集体事业参与好”为标准,创建“脱贫奔康文明示范户”。一套村规民约。建立具有普适性的农村治理模式,完善一套老百姓“看得懂、记得住、做得到、能管用”的村规民约。一批示范村(户)。根据脱贫奔康文明示范村(户)“五好标准”,在贫困村、贫困户、非贫困户中开展星级评定,评选出一批脱贫奔康文明示范村(户),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利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促进全体村民养成好习惯,全村形成好风气。一名村风民风监督员。各贫困村推选一名村风民风监督员(原则上由村妇女主任担任),具体负责村风民风监督,引导督促村级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一套激励机制。按照脱贫奔康文明示范村(户)“五好标准”,结合公民道德积分活动,制定脱贫奔康文明示范村(户)评比办法,明确评比范围、内容、方式、程序、奖励,形成一套可操作、实效强的管理机制。

“十起来”构筑文明基石

在具体推进脱贫奔康文明示范村(户)创建活动的过程中,昭化区委宣传部严格时间节点,扎实检查监督,做到环环相扣,形成了“十起来”的生动局面,掀起了脱贫奔康文明创建活动的热潮。

会议开起来,广播响起来。2016年9月12日,昭化区召开创建活动推进会,在全区31个贫困村全面启动“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脱贫奔康文明示范村(户)创建活动,明确在2016年年底完成第一轮评定验收;10月8日,召开创建活动专题培训会,组织参会人员观看脱贫奔康文明示范村创建专题片,听取文明礼仪讲解,对创建活动中考评细则、奖励办法等政策进行解读;9月13日至20日在31个贫困村中召开创建活动群众坝坝(农家院坝)会,组织村民观看脱贫奔康文明示范户创建专题片,向村民发放《征集村规民约表》,村民们纷纷表示将认真围绕示范村(户)建设规定,认真思考《村规民约》,以后将严格按照《村规民约》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提升自身素质,争做文明村民;11月3日至4日,以作比较、找差距、明目标、增信心、添措施、抓落实为目的召开了全区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进一步促进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比学赶超”良好氛围的形成;充分发挥农村广播“村村通”的作用,统一录制教育、就业、卫计、社会保障等各项扶贫政策及文明示范村(户)创建等相关内容,每天分时段定时播报,提高群众知晓率。

图纸挂起来,片子放起来。将“五好”标准、村规民约、星级评定表、优美村容村貌图片等内容融于一体,统一制作脱贫奔康文明示范村创建图31张,文明示范户创建图9199张,挂图到村到户,指导创建;制作电视专题教育片4期,充分利用群众坝坝会,组织群众集中观看。在区内大型广告牌、贫困村张贴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宣传标语;在区电视台开设创建专栏,制播公益广告、倡议书、农村文明礼仪专访节目;在区内新媒体平台开设专栏,摘要解读国家扶贫政策和最新创建动态。

干部喊起来,党员干起来。区、乡、村三级干部实行联动,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先后组织召开培训会、视频会,宣讲农村实用礼仪,录制相关专访;29个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通过农村应急广播“村村通”平台亲自宣讲创建活动相关内容;63个贫困村村干部通过召开坝坝(农户院坝)会,进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宣讲创建活动相关知识。农村党员进行示范引领,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文明示范创建图中标明身份,把“建家规、传家训、树家风”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基础,引导群众自觉形成不等不靠的自主脱贫意识。

标杆立起来,群众跟起来。为了让群众学有榜样,昭化区开展进村入户大评比大检查行动、“比学赶超”大讨论行动、公示表扬大奖励等行动。每半月,由村风民风监督员根据积分结果,在村委会张榜公示积分前10名的先进户和后两名的后进户,由区文明办统一对先进户进行物资奖励,或者采取现场会的形式,由村委会组织全体村民直接入户参观先进户和后进户的“五好”标准践行情况,再集中召开群众坝坝会开展“比学赶超”大讨论。区文明委把村民反馈评定结果作为“文明示范村”评星评级的重要依据。

歌曲唱起来,社会动起来。2017年2月9日,昭化区举办了脱贫奔康文明创建颁奖晚会,以文明创建为题材的精彩节目一一上演,群众品尝了一场“精神文化盛宴”,得到媒体与社会的一致认可。同时,颁奖晚会为2016年度评选出的脱贫奔康文明示范村(户)先进代表颁发了奖牌、证书,并给予了现金奖励。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昭化区委宣传部组织区内文艺人才,创作了激励群众自力更生脱贫奔康的歌曲《自强脱贫跟我来》、原创小品《再也不能这样活》、快板《赞脱贫》等原创作品,在全区乡镇进行巡演。深入开展“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送文化、卫生、法治、科技“四下乡”活动,在全区各乡镇巡演40余场次;在贫困村播放爱国主义教育电影60余场次,赠送实用图书3000余册,开展免费体检2300余次,发放医疗卫生常识、劳动法规宣传单1.5万余份,开展法治讲座20余场次,开展核桃、猕猴桃种植及生猪、黄羊养殖科学技术培训130余次。2016年10月16日,昭化区委宣传部通过向全区16家爱心企业募集奖励资金50500元,购买洗衣粉、牙膏牙刷、毛巾等生活日用品,对评选出的先进户进行物质奖励,形成了“德者有得”的良好风尚,进一步调动了社会和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久久为功弘扬榜样力量

“国家有这么好的政策,我们再不努力,就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啊!”昭化区柳桥乡普子村62岁的建卡贫困户朱德军逢人都会说这样感恩自强的话。村里人都知道他家里穷,而导致他穷的主要原因就是一个“懒”字,他的感慨就是他思想转变的真实写照。在创建活动中,普子村村级评比小组每半月就要挨家挨户检查卫生、检查脱贫产业、了解家庭和睦等状况。评比小组曾4次来到朱德军家,连续4次检查却都不合格,这让“懒汉”朱德军再也挂不住脸面。看着别人墙上的文明示范创建图,一颗星一颗星的多起来,朱德军终于按捺不住,下定决心要奋斗起来。思想意识转变了,朱德军说干就干,每天按时起床清扫院坝,积极发展稻田养虾产业,修建圈舍发展“广元土鸡”特色养殖业,并主动帮助乡亲邻里谋划产业。2017年3月,柳桥乡的村、组干部换届,乡亲们一致推选热心勤劳的朱德军担任普子村3组组长。当上组长后,朱德军经常对村民们说:“政府给我批了资金修了房,规划了脱贫产业,我总不能一辈子都躺在‘政策温床’上。”

好习惯的养成和好风气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而需久久为功。为此,昭化区委宣传部狠抓示范带动,开展系列评选活动,让文明创建切实在乡村落地生根。

评选先进户、先进村。以评促建,按照时间节点在贫困村、贫困户、非贫困户中开展星级评定。示范村星级评定由乡镇划片交叉实施,由昭化区委宣传部牵头,区文明办组织评比验收;示范户星级评定由各贫困村组织实施,所在乡镇评比验收,区文明办抽查验收。各贫困村村风民风监督员负责该村创建日常工作安排、督促、落实,并通过日听、周计、月评对建卡贫困户和非贫困户进行日常考评管理。通过创建一批示范村、示范户,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体村民养成好习惯、全村形成好风气。

评选系列“最美人物”。鼓励各乡镇结合本地实际,挖掘地方优秀文化,自主开展系列“最美人物”评选,如柳桥乡孝老敬老好儿媳评选,红岩镇“创业之星”,沙坝乡“脱贫之星”,朝阳乡“最美家庭”系列评选,丰富了创建活动载体,升华了创建活动内涵。通过抓先进示范,以身边事感化身边人,以身边先进鼓励后进,不断为广大群众提供可触摸、可感知、可学习的鲜活样本。

评选星级示范村、示范户。对创建为“五星、四星、三星级脱贫奔康文明示范村”分别奖励工作经费1万元、7000元、5000元;创建为“五星、四星、三星级脱贫奔康文明示范户”分别奖励现金1000元、700元、500元。将创建工作纳入乡镇、村年度综合目标考核。推荐文明示范村(户)参与评先评优,优先享受国家相关优惠政策。2016年12月,区委宣传部牵头,联合区委农工委、区妇联、区治理办以及相关乡(镇)分管负责人、贫困村党支部书记组成三支考评组,通过实地走访、听取汇报、查看软件资料、入户抽查的方式,对“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脱贫奔康文明示范村(户)创建活动进行了交叉考评验收,评选出五星级示范村2个,四星级示范村5个,三星级示范村11个;在贫困户中评选出“五星级文明示范户”83户、“四星级文明示范户”117户、“三星级文明示范户”165户;在非贫困户中评选出“五星级文明示范户”148户、“四星级文明示范户”369户、“三星级文明示范户”516户。

同时,昭化区委宣传部积极探索将道德积分纳入村集体分红,破解创建活动长效开展而没有奖励资金来源的“尴尬”困境。2017年4月,柳桥乡普子村率先破题,在该村普顺专合社成员大会上,乡、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经过充分讨论,发出了《普顺专合社带头筹集道德激励基金的倡议》。倡议约定:每年从普顺专合社中村集体按股所得的分红款中提取10%(至少不低于1万元)专项用于道德奖励。昭化区文明示范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出基层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注重发动社会参与和典型示范,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破解农村“精神贫困”难题,形成了民风淳朴、村风和谐、乡风文明的良好社会风尚。

2017年,按照“全域启动,重点推进,同步创建,分批验收”的工作思路,该活动扩展到全区212个行政村,昭化区强力推进精神与物质同步脱贫,充分彰显“美丽家园·锦绣昭化”的生机活力。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