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教育报国初心 担立德树人使命

守教育报国初心 担立德树人使命

西华师范大学坐落于四川省南充市,学校创建于1946年,发轫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国立东北大学。在学校的时间轴上,有师者筑梦育才的家国情怀,有学子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更有绵延的校园精神传承。73年来,学校始终不忘赤诚初心,在逐步发展为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办学过程中,始终与民族命运同频共振,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相连,坚持把培养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管理工作者作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服务和引领基础教育特别是西部基础教育的发展。

2019年9月,西华师范大学89级校友谢彬蓉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谢彬蓉1993年7月从四川师范学院(现西华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入伍,2013年大校退役后,当她偶然得知四川凉山彝族地区师资短缺后,激发了她当年因参军没能如愿从教的梦想,于是毅然决定前往凉山义务支教,这一干就是6年。

“在最需要我的舞台上发挥最大的价值。”今年5月,谢彬蓉回母校交流时说,“30年前我如愿以偿收到四川师范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从那时起我就确定了当一名教师的志向。大凉山支教不仅圆了我的教师梦,更丰盈了我的人生。”

发扬和创新教师教育

为基础一线培育英才

西华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元君介绍说:“我们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师范人才,在基层教育和基础教育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更积淀了‘南充师院’‘四川师院’等办学品牌,也拥有了教师教育的特色和优势。西华师大如何保持特色和优势呢?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水平,培养卓越教师,用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

对西华师大而言,“卓越教师培养”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早在2011年,学校已启动“优秀园丁教育培养计划”,面向全校师范生遴选具有教师教育理想,乐于终身从教的优秀本科生组建“园丁班”,并在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三个专业试点,开始对“卓越教师培养”的实践探索。

2013年,由李化树研究员、王安平教授领衔的高等教育教学成果项目《地方高校校地合作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获得四川省政府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谈到做这个项目的初衷,李化树说:“让更多立志终身从教的学子接受超越‘知识本位’的教师教育,加强师范生教育情怀、从教基本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培养,促进师范生成为未来的‘四有’好老师。”

2016年,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在全校所有师范专业推广实施。在卓越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学校高度重视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增加实践教学学分,实习时间由原来的10周延长至18周,包括见习、实习、研习三个环节,构建更为灵活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

西华师大还主动适应、引领小学教育改革与创新,携手成都市实验小学积极探索小学全科教师职前和职后的培养路径与机制。2019年,首届15名卓越小学全科教师全部实现高质量就业,8名学生就职于成都市实验小学、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等名优小学,7名学生考取西南大学等名校的硕士研究生。学校与成都市实验小学积极探求共建方式,在四川率先建立小学全科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举办小学全科教师教育高峰论坛,联合一大批名优小学共同开展职后协同培养小学全科教师实践,推进小学全科教师职后协同培养的理论研究。

人才培养的质量既体现了一所大学昨天的办学实力,也反映出今天的办学水平,更关系到明天的办学未来。西华师大学生多次在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卓越班毕业生就业质量高,遍布北京、上海、四川、重庆等省市基础教育领域,部分学生进入重庆一中、西南大学附中、成都四中、成都七中、绵阳中学等知名中学任教。2018年,获得四川省初中历史优质课一等奖的7位老师中,有5位是西华师大的毕业生。

西华师大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左右,学校连续5年被评为“四川省就业先进集体”。

多维度发挥特色优势

深度参与中小学发展

2015年6月,西华师大与巴中市进行合作办学,成立了西华师范大学附属巴中实验中学。挂牌以来,西华师大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与附中学校领导共同商定合作办学规划,西华师大校领导先后走进巴附中开展调研20余次。学校没有把建设附属中学看作是“手拉手”那样简单的合作,而是采用真心实意的“拥抱式合作”,保证了西华师大巴附中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学校支持教师积极发挥“师大办学特色”,依托文学、外语、数学、体育、音乐、美术等学院和职能部门,打造巴附中的精品特色课程和优质学生社团。学校优质教育资源也参与到附中的舞蹈、排球、健美操、国学、植物栽培等活动中。5年多来,巴附中的课程建设与师资培训、课程辅导与第二课堂、社团活动与校园文化以及办学水平都在逐步提高。

2017年11月,西华师大迎来了一批特殊学员,他们不仅是四川省首批中小学正高级教师,也是“四川省2017年正高级教师高级研修班”的100名学员。

西华师大是该项目在四川的承办高校之一。项目执行人、师培中心负责同志介绍说:“作为师范院校,我们与中小学联系密切,可以随时关注中小学的现实需求,这是学校的优势所在。”

陈倩是西华师大历史文化学院的一名青年教师,曾连续4届获得本科生历史教师技能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18年受南充市高坪中学聘请,担任该校青年教师李佳琴的指导教师,在她的指导下,李佳琴在四川省初中历史新课程优质课展评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亦师亦友,沉醉其中,是心灵的滋养。“教师职业带给我的是巨大的荣誉感、踏实感和压力感。这是启迪人心灵的、塑造下一代的事业,我愿意把我工作和学习的心得体会与中小学同行交流分享。”陈倩说。

助力凉山州教育脱贫

彰显大学的责任担当

喜德县瓦尔学校新建的厨房,宽敞明亮,干湿分区,还装了几台排气扇。穿过厨房,便是学生浴室,干净整洁。

西华师大近几年投入资金160万元用于喜德县瓦尔学校厨房改建和学生浴室太阳能设备安装,改善光明幼儿园、贺波洛乡中心校阶梯教室、思源实验学校多媒体设备,设立每年10万元共计40万元的专项助学金,向喜德县教育局捐赠2700余张学生公寓旧床,为喜德县节约购买同类型学生用床经费324万元。学校还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分3期对喜德县3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培训。

帮扶不畏山深,进山越深,越能扶贫。除对口帮扶喜德县外,2018年,西华师大启动了对凉山州美姑县、昭觉县、盐源县、木里县、甘洛县五县的送教活动,涉及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初中语文、初中数学、初中英语、幼儿教育6个学科,送教近4000人。

2018年6月,西华师大扶贫办、校团委联合西华师大附小、幼儿园举办“捐书留香 情满喜德”捐书活动,向喜德县捐赠各类书籍3000余册。

西华师大党委副书记刘利才说:“作为技术、资源、人才集聚地,高校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为了保障教育扶贫落地生根,西华师大还选派教师到基层挂职锻炼,对口联系教育扶贫的对接、联络和服务工作,架起了西华师大与凉山州沟通联系的桥梁。

喜德县教育部门负责人表示,“自从西华师大对喜德县实施教育扶贫后,我们的教育水平直线上升,在凉山州走在了前列。”

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教育强国,托起明天的希望。当前,学校正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的初心使命从未改变。我们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一流本科建设,打造一流学科,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民族复兴和治蜀兴川培养栋梁之材!” 西华师大党委书记王安平说。

(作者:邓静)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