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鞠熙:穿越300年,看康乾盛世的北京胡同

鞠熙

鞠熙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

点击观看分段报告视频

点击观看完整报告视频

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就像习总书记说的,“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具体到北京这座城市,我们要珍惜、要保护的历史文化遗产到底是什么呢?北京本来是什么样的?要搞清楚这些问题,就需要大家跟我一起回到18世纪的北京,在康乾盛世的胡同中亲自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我想这也许是描绘一座城市最好的办法,下面我就邀请大家一同开启今天这段穿梭的旅程。

一、从大帽胡同三岔口的当街小庙说起

假想一下我们回到了200多年前,那天也像今天一样,前两天刚下了一场雨,我们回到的那个地方叫大帽胡同。它在哪里呢?地铁4号线和6号线都从这里穿过,具体位置见下图。

1

假想我们正站在西城区这一处非常普通的胡同里,那么在300年前,我们会看到什么?大概是下面这幅图的样子。

2

这张照片虽然拍摄于民国时期,但在2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北京的胡同基本上保持了它原有的样貌,以黑瓦灰墙为主体,院墙都不是很高。在这条胡同里你看不到广亮大门、金柱大门的高门大户,只是有几座朱红色的如意门,跳跃点缀在其间,像音符一样,给整条胡同增加了不少生气。当时北京的水资源很丰富,初夏时节,雨水也比较多,如果前两天刚下过雨的话,你会发现地面如此之泥泞。由于当时的路面基本上是黄泥路或煤渣路,一下雨行人就不得不在路面上跳来跳去的走。马车要想经过,则更加困难。而在今天的胡同里,你大概是不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了,因为所有的路面都做了水泥硬化。这样当然有很多好处,比如减少了灰尘,让我们出行更方便了,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掣肘之处,比如雨水不能再通过泥土回渗到大地之中,造成地下水位的下降。待会儿我们还会再谈到这个问题。

看过图之后,我们还会发现当时的胡同和今天的胡同的一点不同:当时的胡同里几乎没有公共绿化,而我们今天的胡同有很多公共花坛,一些胡同还种着不少大槐树。有的槐树看起来年纪已经很大了,但实际上北京所有用于街道绿化的槐树都是1910年前后才种下的。所以说,如果是300年前,你在胡同里见到的绿色就是家家户户院墙里伸出来的枝丫。那时候每家每户都会种树,而且种的还不一样,你家种的是枣树、我家种的是槐树,给街道投下一点阴凉。所以整个胡同也不显得单调和空洞,春天一到,绿意盎然。

沿着大帽胡同继续往前走,稍微往北拐一点,就到了三岔路口。这里300年前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会看到下面这样的场景。

3

这张照片拍摄于1931年,拍摄地点就是大帽胡同的三岔路口。1931年的时候,胡同里的格局风貌还基本和300年前的样子类似。现在这里既看不到大树也看不到小庙和水井了,只有房子还在,已经被规整得很好,在外面又建起了新的胡同居民住房,极大挤压了空地的范围。来到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定是照片上的大树。我不太能判断出这是一棵什么树,但我感觉应该是一棵非常美丽的大槐树。在当时的胡同里,几乎每个胡同口都能看到同样的场景:一棵大树,树荫下有一片空地,空地旁边有一所小庙。大家注意到没有,这所小庙有什么特点?小,没错,太小了是吧。照片上站着的那个人可能1米7左右,小庙都没有比他高多少,大概一共也就2.5米高?也就一间房甚至不到一间房,只有半间房那么大,对吧?还有什么特点呢?大白天门是关着的,没有什么香火,是吧?小庙下面其实有一条路,人要从这儿过去往北拐,试问庙怎么把路给挡住了?这是老北京非常重要的一类庙,叫当街庙,或者叫挡街庙,老北京一般把它念做挡街庙。

“挡街庙”顾名思义就是要挡着街,为什么要挡街呢?要挡住煞气,正冲着胡同口的地方是传说中的鬼神路过的地方,一般有风水上的讲究。即便是到了现在,每年七月半的时候,或者是给过世的老人送寒衣的时候,还能看到有人到十字路口去烧纸。正因为十字路口是一个非常有讲究的地方,我们才要把小庙放在这里。

我们刚刚说了为什么要把庙立在十字路口,那么大家知道这些小庙是用来做什么的吗?烧香,只要有庙就一定有香火。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报庙”这个词。小庙里供着土地爷,土地爷就像咱们今天的居委会主任一样是管户口的。家里要是有老人去世了,就要去庙里报告土地爷,说我们家这位老人已经不在阳世了。报过之后就是在城隍爷那里上过户口,以后他就归城隍爷管了。每年到了该我们家上香或者七月十五的时候,我们还到庙里来,托城隍爷给他捎点衣服,捎点钱,多照顾着点他。通过这样的机制,我们觉得逝去的亲人似乎并没有离开我们,他们就在那里,他们的长官我们日日都可以看得到,我们也知道似乎在胡同里,有那么一块地方,让他们可以休息驻足。能从内心深处感觉到亲人没有彻底离开,永远都在,可以怀着总有一天还会再见面的希冀,这对人的心灵是一种极大的慰藉。跟我们今天八宝山公墓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土地庙对胡同居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报庙的地方,庙前还有一口水井。那个时候没有自来水,喝水得靠井,所以庙里面供奉的土地爷也好,龙王爷也好,还帮我们看着这眼井,保证井水不能干了也不能脏了。以前北京的苦水井多,甜水井少,想喝口好茶真的不容易。为什么北京人特爱喝茉莉花茶?香。因为苦水井太多了,要请龙王爷保佑甜水井千万别变成苦水井了。

除了供奉土地爷、龙王爷之外,小庙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功能。一条胡同里如果有老无所依、无家可归,或者身有残疾,不能正常工作的人,那他可以住在小庙里。小庙总要有人打扫,庙里的罄、竹签、五供等,总需要人来看守,要是有人来烧纸,撂几个香火钱,想给土地爷添点灯油,这个香火钱也得有人管理。这就给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提供了住所和体面的工作机会。

北京市政府经常提倡居家养老。今天老龄问题越来越严重,老年社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尤其在我们长期实行过独生子女政策之后,将来很多老年人可能都面临着自己照顾自己的问题,都去住到养老院里面吗?现在集中养老的养老院大多建在离我们自己住的社区很远的地方,对吧?那要住到医院里去吗?或者必须离乡背井到欧美国家去,和我们远渡重洋的孩子住在一起吗?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怎么想,但至少对我的父母来说,大概他们都是不愿意的。他们还是愿意住在自己熟悉的地方,能够和自己的老街坊、老邻居、老朋友们天天聚在一起,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土地庙实现了这一点。它也许仅仅能容下一个人住在里面,但它是这条胡同里的居民们无私捐助出来的,他们自己组织、维护、管理,他们自行决定我们这条胡同里谁最需要帮助,就请他去做这份工作。

今天我们的人口密度非常大,但在当时,全北京也就十几万人,一条胡同里住的人并不多。人们能有一个小广场聊聊天、说说话;小孩子们在广场上跑来跑去地玩耍;卖花生,卖瓜子,卖柿饼的都在这个地方吆喝;街坊四邻遇事到这里商量一下,我觉得这是北京城胡同里非常宝贵的一个设置。如今我们也有很多小街心花园,可是要么是这个小区里的人我都不认识,到了街心花园里也不知道该跟谁聊天;要么就是我在这坐一会儿,就该回去给自己做饭去了;或者是每天来来往往的就这几个人,没有什么新鲜的人来了。可是当时的小广场不是这样的,我们的五城兵马司,我们的顺天府尹(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市市长),他有事要传达的时候不会找工作人员来这里通知,一般都是告诉住在庙里的老人,比如说最近我们这儿有盗贼,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一点。然后住在庙里的老人就趁着大家都在这聚齐,聊天,扯闲篇的时候跟大家说:最近要注意了,听说我们这有盗贼了;谁谁谁家那大卷儿被拐走了,要把自己家孩子看好一点;五城兵马司这几天又开始放粮了,谁家要是吃不上饭,可以去领粥了。小广场成为了一个交换信息的地方,形成了我们的舆论氛围,人们不用到微信圈、到网上去找朋友,可以真实的和人见面交往,和人形成真实的社会互动关系。

以往每年四月初一到四月十五,全北京的人都得去妙峰山给老娘娘上香。住在同一个胡同里的人们就寻思着咱们这个胡同是不是今年也该给老娘娘上点香,保佑孩子健康长大,保佑没孩子的人家早点生个大胖小子,保佑家里的老人都健健康康,长命百岁。一个香会就这么组织起来了,咱们花上一个星期的时间,从北京城出了西直门奔北安河,上妙峰山,再回来,也算踏青观光了,彼此间的关系也更加密切了。

所以有一座小庙和没有一座小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这一座小庙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世界;没有了小庙,我们不知道要到哪儿去见面,不知道跟谁去聊天,也不知道该怎么跟政府打交道了,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