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综合> 正文

张慧:疫情期间近视的预防与治疗

QQ截图20200330153800_副本

张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医生

点击观看完整报告

点击观看高端论述

点击观看课件

大家好,我是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的张慧医生,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分享疫情期间近视的预防与治疗问题。希望通过这堂课,让大家对近视以及预防近视的知识有所了解,缓解家长的焦虑,也对保护孩子的眼睛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一、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近视情况

2019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2018年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六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近视发病形势严峻。其实,全世界人口的近视率都是一个逐渐增加的过程。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农耕时代甚至远古时代,人类以狩猎和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那时候可能没什么人得近视。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人类近距离的工作越来越多,孩子们每天需要阅读、认知信息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因此,世界各地儿童青少年的近视率也在不断增加。所以,我们要保护孩子的眼睛。

二、疫情期间如何保护好孩子的眼睛

疫情期间,孩子每天“宅”在家中,不能出门,同时还需上网课、完成大量作业,家长如何保护好孩子的眼睛?怎么让已经近视的度数不再增加?希望通过这次讲课,让大家有所认识。

近视形成的原理

了解近视形成的原理,对预防近视有一定的帮助。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近视是怎么形成的。

我们可以把眼球想象成一架照相机,照相机有镜头、底片,我们的眼球也一样,眼球的“镜头”是晶状体,它主要产生形变,是让我们看清物体的最主要的光学器官。一般情况下,超过五米距离的物体,我们就认为它的光线是相对平行光。我们正常看物体的时候,眼球是放松的,平行光线通过角膜、晶状体等屈光器官进行汇聚,达到视网膜,视网膜就是眼球这架“照相机”的“底片”,因此它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再通过视神经到达大脑,这样我们就可以看见物体了。

那么,看近物时眼睛又是什么状态?看近物的时候,因为物体离眼球很近,它的光线就变成了发散光。当发散光进入眼球,要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就要加大屈光力。“镜头”原来是扁扁的、放松的,因此要加大屈光力、产生形变的时候,就需要晶状体下方的一圈肌肉(睫状肌)用力地收缩。睫状肌收缩以后,晶状体变凸,屈光力就增大了。如此,近处的物体就通过更大的屈光力到达视网膜,形成清晰的像。

那么,为什么近看多了孩子会得近视?因为持续看近物或近距离工作时间太长,睫状肌持续收缩,导致了肌肉痉挛。晶状体一直保持凸的状态,当我们再去看远处物体的时候,肌肉就会痉挛性收缩。痉挛性收缩以后,晶状体再看远物时,平行光线进来,通过巨大的屈光力到达视网膜,就不能形成清晰的像,而是形成一个虚像,即模糊的像。也就是说,当我们看久近物后,再看远物时就模糊了,这就是近视。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张一博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