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董洁:中国共产党革命成功的历史经验(2)

毛泽东同志在军事方面具有雄才伟略是大家公认的,很多外国元首也非常钦佩他的军事才能。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接见外宾时经常会被问到打仗到底有什么精妙之处,他就说:“打仗根本没有什么巧妙的,简单说,就是两句话,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这是我们方针政策大众化的一个优秀典范,非常通俗易懂好记,我们就是用这招打跑了敌人。那么,这些战略在战场上到底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1.保存有生力量

1947年3月,当时担任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主任的胡宗南率领20万精锐大军向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发起了进攻。中共中央在获得这个消息后,经过缜密地思考,决定撤出延安。在撤出之前,毛泽东同志说:“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在中国共产党的战略中,保存有生力量排在第一位,为了保存有生力量我们可以允许放弃一些地方。

这个战略与国民党形成鲜明对比,在国共内战刚开始的时候,双方曾经在华中地区进行了七次大规模的交锋,最终以人民解放军取得七次大捷为最终结果。当时负责这一战斗的国民党将领李默庵在回忆录中写道:“因为双方作战目的不一样,各自评价也不一样,我当时奉命作战的目的主要在于收复地盘,以占领城市,驱走解放军,维护占领区的安全,所以尽管损失一些部队,但最终收复了盐城以南的大部分地方,保障了浦口至南京的铁路,以及长江下游的交通,解除了解放军对南京政府的威胁,所以从这点上来看我们部队达到了作战目的。由于我指挥的部队较多,损失一些也算正常,所以南京政府并没有怪罪我什么。”因为在蒋介石的战略里“占地盘”是排在首位的,但是每一座新占的城市都需要国民党分兵去把守。比如沈阳、长春这样的大城市需要一个军,张家口这样小一点的城市需要一个师。所以随着国民党占领城市越来越多,这些城市就如同套在国民党脖子上的枷锁,越往前走,这个枷锁拖的力量就越重,因此大大分化了国民党在军事力量上的优势,而这样的情况恰恰有利于共产党方面去打最擅长的运动战和歼灭战。

于是几场战役打下来,苏中“七战七捷”中国共产党歼敌5.3万余人,定陶战役歼敌1.7万余人,宿北战役歼敌2,1万余人,鲁南战役歼敌5.3万余人,莱芜战役歼敌5.6万余人,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歼敌5万。到了1948年,中国共产党已经在战场上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国民党军政要员郝柏村曾感慨地写道:“蒋公虽以歼灭共军有生力量为思想,但其所关注者则是地的得失,故在日记中以攻占某城某地,且亦指示某城某地必须坚守。是以自剿共以来,无论关内关外,国军占领了很多重要城镇,但党政不能在地生根,必须国军保护,故占领城镇越多,包袱越大,部队不能机动集中,致被各个击灭。”

2.突破国民党军的黄河防线

控交通这一点国民党方面同样很难做到,为什么?第一,当时的交通线并不发达;第二,国民党的兵力因为占领城镇大为分化,不可能做到这一点。1947年,当双方在中原地区形成了僵持的局势之后,国民党方面把兵力重点摆在了陕北和山东两个地区,在这种情况之下,毛泽东同志就说:“现在蒋介石两个拳头(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那么他的胸膛,(中原地区)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一刀就是刘邓大军挺进中原。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遵照中央军委“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中央突破、南渡黄河,直趋大别山”的战略方针,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大军,从山东阳谷以东150余公里的8个地段上强渡黄河,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黄河防线。

可以说,在国共内战刚开始时,国民党连续使出了开门“三板斧”,但是在被中国共产党成功地挡开之后,他的阵脚就乱了。此后,国民党方面的战略重点不停地在东北、华北、淮北一带、西北一带摇摆,而中国共产党呢?我们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打最擅长的运动战和歼灭战。

对于我们的作战战略,堪称一代战神的粟裕大将总结:解放军打仗采取的办法就是“哪里好消灭敌人就在哪里打仗;什么时候好消灭敌人就在什么时候打仗;什么敌人好消灭我们就打什么敌人”。这句话通俗易懂,把战争的三大要素:时间、地点和对象,都说清楚了。所以,从战略上看,中国共产党是高于国民党方面的。

责任编辑:马中豪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