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泓净水六十年映照生态北京建设路

一泓净水六十年映照生态北京建设路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密云水库的60年,见证着北京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当河湖、山川成为了山区人民的“聚宝盆”,城市居民的“大氧吧”,就能自然而然催生出“要我保”到“我要保”的观念转变,进而生发出守护绿水青山的长久行动力。

燕山怀中一泓水,润泽京华千万人。9月1日,密云水库迎来60岁生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回信,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守山护水人的亲切关怀,在社会各界引发强烈反响。六十一甲子,密云水库的60年,见证着北京生态文明建设之路,而密云人“发挥好山好水的优势,日子越过越红火”的生动实践,也成为京华大地践行“两山论”的样本和缩影。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对一座城市而言,生态环境犹如滋养万物的沃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保障。应当看到,北京的生态家底并不丰厚,资源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随着南水进京,北京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由100立方米提高到150立方米左右,首都水资源紧缺形势极大缓解,但仍远低于国际公认的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线。从城市地貌特点看,北京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山区占全市总面积的61%,既是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也是生产生活与自然冲突较为集中的地区,生态系统敏感脆弱。如何护水添绿夯实城市生态家底,如何将绿水青山转化为发展优势,这不仅是北京城市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很多超大型城市谋求可持续发展必须直面的共性问题。

“把守护绿水青山作为头等大事。”这既是生态文明的觉醒,也是北京向绿色进军的有力行动。几十年来,为守护密云水库这泓生命之水,库区人民关工厂、关矿山,退耕还湖、畜禽禁养,几经转产、无怨无悔;作为京城“后花园”,密云紧紧围绕水库做文章,大力开展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治理,保山护水、涵养生态……透过密云,我们看到的是京北“大水缸”从无到有、涨落枯荣的深刻变化,更是北京生态文明建设的纵深跃进。从“建设环境最优美的城市”,“大搞绿化”打一场“人民战争”,到力争改变“有河无水,有水皆污”的状况,全力推动“生态治河”,北京生态环境治理扎实推进、有目共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把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随着新版城市总规付诸实施,生态红线底线愈发明确,生态涵养区“只搞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绿色发展思路愈发清晰。从空中俯瞰,如今的北京森林覆盖率大幅上升,天蓝水清成为靓丽底色,生态家底日积月累,发展优势随之凸显。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当然一些矛盾也显而易见,比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但公共产品人人可享,成本却很难人人共担,常常导致生态保护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尴尬。为了让生态涵养区居民安心守林护水,打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路径依赖,北京创造性地提出生态补偿机制。让看山人、护林员、保水员“不吃亏、能受益”,让符合功能定位的企业“不吃亏、能受益”,让生态涵养区政府做生态涵养“不吃亏、能受益”,让生态涵养区“不吃亏、能受益”。可以说,顶层设计上明确“生态保护是全市共同的责任”,“各区结对协作,建立跨区横向转移支付制度”顺次铺开,基于城市功能定位而来的发展思路,让生态涵养区安心压轴,也让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扎实可靠的推进抓手。

生态保护与产业富民并不冲突,生态优势本身就是发展优势,但这条“双赢”之路并不容易。无论是经营观念的转变,产业定位的选择,还是比较优势的提炼,每一步都涉及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只有真正解码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法,才能走上跨越式、可持续的发展新路。而放眼那些生态富民搞得好的地区,无不是立足自然禀赋挖掘潜力、深耕优势,最后走出了“见绿又见金”的发展道路。事实说明,当河湖、山川,不再只是京城“一盆水”“一抹绿”,而成为了山区人民的“聚宝盆”,城市居民的“大氧吧”,就能自然而然催生出“要我保”到“我要保”的观念转变,进而生发出守护绿水青山的长久行动力。涵养生态、保护环境成为社会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城市的绿色家底势必更加丰厚。

在白河主坝上放眼远眺,密云水库一片烟波浩渺,美不胜收,老一辈水库人伫立感慨,“当初吃的苦都化为了今天的甜”。先苦后甜、化苦为甜,这何尝不是北京生态建设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保持“咬定青山”的劲头,激发起全市上下的绿色热情,北京的“好山好水好生态”定能转化成滋养宜居之都永续发展的绿色优势。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