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李俭:构筑中国精神,奋力圆梦伟大复兴

QQ截图20201104094625

李俭 中共中央宣传部原政研所研究员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精彩观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正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新时代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这“四个伟大”,都离不开伟大精神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中国精神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是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旗帜。要努力构筑新时代中国精神,就要从根本上弄清楚什么是中国精神、为什么要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在哪里、怎样弘扬中国精神等重要问题。

一、何为“中国精神”

在现代汉语中,“精神”主要指人的思维意识、心理状态、内在世界的活力,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人的意识活动及其内容和成果的总称。此外,人们还经常使用“精神”概念表达“精髓、要义”等内涵。在西方精神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那里,作为绝对的实体、认识的运动、自然的真理性和理念的真正现实、主观东西和客观东西的统一,“精神”具有观念性、自为性、活动性和过程性等特征。

综观上述关于“精神”的各种概念阐释,我认为可以从“形而下”维度和“形而上”维度把握和理解“精神”:前者相当于人的“主观”“意识”“内心”,后者则突显了具有超越性的“灵性”“悟性”“神性”等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这段话将中国精神的内涵阐述得十分清楚。

(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构成中国精神的民族特质。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它体现了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质、文化传统、精神面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支柱,是中国文化的思想灵魂,是推动中华民族克服内忧、战胜外患、历经磨难、饱受欺凌,却仍然屹立不倒、蓬勃发展的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是中国走向繁荣昌盛的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为基础,由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改革创新精神等共同构成。

中华民族精神体现在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和奋斗业绩中,体现在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中,体现在无数英烈流血流汗甚至英勇牺牲的英雄事迹中,反映在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的典籍、名著、名人名言中。

这些民族精神都在不同程度上包含了以下主要中国元素:一是中国气概:犯我必诛。《汉书·陈汤传》中记载,“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二是中国品格:法乎于上;三是中国操守:穷达不堕;四是中国高度:天人合一;五是中国格调:本色风流;六是中国气节:宁折不弯;七是中国抱负:向道而行;八是中国气度:俯仰天下。林则徐有句名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九是中国性格:为大丈夫;十是中国理想:千秋万世。北宋大儒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是这些元素,表现出中华民族精神的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责任编辑:马中豪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