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李俭:构筑中国精神,奋力圆梦伟大复兴(5)

在研发过程中,中国实行并联研审,边研发边审核,面对等身高的申报材料,评审专家总是连夜审读,有两位专家累得眼底出血。他们是真正的勇士、真正的英雄,真正的“明星”!

追根问底,新时代中国精神的“源泉”在哪里?从源头上看,体现在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上。

新时代中国精神的“根本”在哪里?从本质上看,就体现在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先进性上。

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基础”在哪里?从基础来看,就体现在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上。

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动力”在哪里?从动力上看,就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上。

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灵魂”在哪里?从灵魂上看,就体现在坚定理想信仰、崇高价值观上。

   四、如何构筑新时代中国精神

在新时代弘扬中国精神是一项极为复杂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要从思想、政治、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作艰辛努力,才能久久为功,见到效果。

(一)要由党员垂范,从思想上坚定理想信念

我们党是世界第一大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拥有超过9100万名党员,460多万基层党组织。平均15个公民中,就有一名党员。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尤为重要。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现错误,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理想信念是人们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们精神世界的深层动力系统。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以及先进分子都要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有机联系起来,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改革开放新长征中的每一项工作,才能取得“接力赛”中的优异成绩。“共产主义‘绝不是土豆烧牛肉’那么简单,不可能唾手可得,一蹴而就。但我们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认为那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就不去做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

“人生最重是精神,精神日新德日新”。当年,廖仲恺在狱中写给孩子书信中的这句话,足可成为今日之借鉴。只要广大共产党员发扬中国精神,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就能带领各民族人民朝着伟大复兴目标挺近。

    (二)要在全民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直接关系到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我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我们自觉的行动,固化于各项规章制度之中。

我们党是执政党,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提高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还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之中,体现在学校日常管理之中,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用精神文化产品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要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人生最高境界就在于明确生命的真谛,把握生命的价值,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

(三)要在全社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要完善国际传播工作格局,创新宣传理论、创新运行机制,汇聚更多资源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今天,国际社会在认识和评价中国人时,很重要的一个参考系就是这个精神标识。我们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突出优势,使之成为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同时要深刻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还存在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必须确立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和基本原则。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强调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决不是固步自封、闭目塞听,而是积极倡导求同存异、交流互鉴,借鉴吸收一切有益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先进文化,促进不同文明间的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共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进步。

责任编辑:马中豪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