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李军鹏: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2)

目前,人民群众的生活总体上进入了生活品质提升的阶段,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已经从上得起学向优质教育转变,要求“学有优教”;

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从看得起病向治得好病和健康长寿转变,要求“病有良医”;

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需求从“摇篮到坟墓”向全生命周期保障转变;

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向着人人享有基本住房权转变,要求“住有宜居”;

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向着旅游休闲、科创、体育健身等转变;

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需求向着空气、水、土壤、食品、药品安全全面达标转变;

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要求高质量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要求政府通过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要求政府从一般性、常规性的管理、普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住房、文化、环境,转向有规划、有步骤的增加优质教育、优质医疗卫生、全周期社会保障、宜居住房、美丽生态环境、公平正义法治环境等高质量公共服务的供给。

要求政府致力于提升知识经济时代与超级智能社会的生活质量,完善生活质量型社会政策,促进质量型、发展型和文化型消费的大力发展。

要求政府投入聚焦改善人类生存质量,提升人力资本质量,不断向以人为中心的硬件与软件投资集中。

要求政府增量投资和新增财政支出,逐步向优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优质公共服务内容生产、优质公共服务环境营造倾斜。

(三)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我国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就是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巨大的内需潜力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优势,只有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使每一个中国人都能通过生存消费和发展消费保障生存和提升人力资本,才能充分发挥巨大内需潜力这个最大优势,才能形成拉动经济增长的持续强大动力。

我国要畅通国内大循环,全面促进消费,不断提升居民消费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就要流转目前投资需求占比过高的最终需求结构。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发力:

第一个方面,从供给侧管理来看,政府要重视“供给创造需求”的引领作用,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完善基础上的产品质量升级,以高质量的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对品牌、服务、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需求;同时要以人民群众生活圈直径和人口覆盖率为可及标准,放开国际国内资本准入,广泛高质量建设一流优质中学、国际一流大学、三级甲等医院、医养护全功能养老院福利院、新市民规划居住区、5A景区建设,实现“县县都有一流优质中学、三级甲等医院、医养护全功能养老院福利院”。

第二个方面,从需求侧管理来看,要健全政府高质量生活管理功能。畅通不同阶层消费主体的消费渠道。扩大品牌消费与国际性高质量消费,畅通高收入人群购买免税商品的渠道;扩大优质教育、医疗、住房供给,给中等收入阶层消费助力;同时要做好基本消费品价格稳定和质量保障工作,给低收入阶层提供满足基本需要的消费环境。

第三个方面,要稳定外需,完善政府制度型开放促进功能。政府要继续放宽外资市场准入,重点扩大金融、电信、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对外开放。

(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要求持续增进民生,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我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现在开启了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目标的现代化新征程,即到2050年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所以我们从现在“十四五”时期开始一直到2035年,共同富裕的目标要取得明显的进展。

(五)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求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以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根本宗旨。马克思主义十分强调实现收入分配、受教育等民生保障权利的公平。马克思主义认为,民生保障的实质是社会共同需要,核心是以人为本,目标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手段是国家出资对公共服务对象毫无例外地提供普遍服务。

责任编辑:马中豪校对:赵苇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