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王东:【学党史】延安为什么会成为数万青年向往奔赴的抗日热土(2)

一、七七事变之后的中国抗战形势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对此,蒋介石采取了清政府“以夷制夷”的故技和“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的不抵抗主义。而中国共产党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九一八事变后多次发表宣言(谈话),高举抗日旗帜,号召工农红军和被压迫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除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并提出中国工农红军准备在三个条件下同任何武装部队订立共同对日作战的协定。

长征期间,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的联络中断了。在此期间,1935年7月,共产国际历史性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作出了建立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根据会议精神,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起草了《八一宣言》。1935年11月中旬,张浩受共产国际委派辗转来到中共中央所在地——瓦窑堡,向中央领导传达了共产国际七大精神,并将《八一宣言》的主要内容做了详尽汇报。听完汇报,毛泽东等同志认为共产国际的指示与中共中央在长征路上坚持的北上抗日方针是基本一致的,同意《八一宣言》中提出的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方针。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召开,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奠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以制造卢沟桥事变为起点,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7月8日,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发出通电,指出只有实行全民族抗战,才是中国的出路,号召全国人民、军队和政府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侵略者。7月14日,中共中央军委命令红军做好开赴前线的准备。

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政府决定向华北增兵,扩大侵略战争。这种形势迫使国民党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对日本的态度。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提出解决事变的最低限度条件,表示了中国政府的抗战决心。但在日本政府所谓“不扩大方针”和“就地解决”的烟幕影响下,中国政府仍希望能够把七七事变作为“局部事件”,通过外交途径求得和平解决。当时的国民政府外交部和驻日大使许世英同日本进行磋商,第二十九军军长、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同华北日军进行谈判。7月下旬,日军大批增援部队到达中国,向北平、天津发动大规模进攻。第二十九军官兵虽英勇作战,但未能挡住日军的猛烈攻势。副军长佟麟阁和师长赵登禹在南苑战场牺牲。7月28日夜,宋哲元等奉蒋介石命令率部从北平撤退到保定。7月29日,北平失守。7月30日,日军占领天津。8月初,日军以30万兵力,沿平绥、平汉、津浦铁路向华北腹地大举进犯。

上海是中国的工商业和金融中心,也是英、美、法等国在华利益集中的地区。为了直接打击国民政府,并对西方各国施加压力,日本政府决心把战争迅速扩大到上海。日军在上海早就驻有一支装备精良的海军陆战队。七七事变后,日本政府决定向上海增派军舰和特别陆战队,并加强其驻淞沪的海军第三舰队。驻上海日军一再向中国军队寻衅。8月9日,日本海军陆战队大山勇夫中尉和一名士兵驱车闯进虹桥机场进行武装挑衅,被中国哨兵击毙。日军以此为借口,要挟国民政府撤出上海保安队和拆除防御工事,并向上海增兵。8月11日,国民政府令京沪警备司令官张治中率第八十七、第八十八师等部开赴上海市区组织防御。8月13日,日军在虹口、杨树浦一带抢占有利据点,并向国民党军队进攻。这就是八一三事变。张治中率部奋起抗击,国民党空军也出动参战。淞沪战役由此开始。8月14日,国民政府外交部发表声明,谴责日本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表示:“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唯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8月20日,国民政府颁发战争指导方案,全国就此划为五个战区。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讲话,指出团结御侮的必要,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讲话的发表,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国共合作受到全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的热烈欢迎,推动了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发展。著名的国民党左派领袖宋庆龄异常兴奋地表示:“中共宣言和蒋委员长谈话都郑重指出两党精诚团结的必要。我听到这消息,感动得几乎要下泪。”11月,她发表声明指出:“共产党是一个代表工农劳动阶级利益的政党。孙中山知道没有这些劳动阶级的热烈支持与合作,就不可能顺利地实现完成国民革命的使命。……国难当头,应该尽弃前嫌。必须举国上下团结一致,抵抗日本,争取最后胜利。”救国会领袖沈钧儒、邹韬奋等七人于1937年7月31日被释放出狱,他们赞成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拥护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国抗战团结。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在七七事变后,向国民政府提出普遍动员武装民众、实行民主政治等政治主张。10月,其领导人章伯钧等从香港回到南京,积极参加抗战工作。国民党内的李济深、陈铭枢等领导的中华民族革命同盟,从1936年两广事变时的反蒋抗日转到拥蒋抗日的立场。国家社会党、中国青年党、中华职业教育社、乡村建设派等都表示拥护政府抗战,拥护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全国的抗日救亡高潮深入到城乡各个社会阶层。学生界、教育界、宗教界、妇女界纷纷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抗日救亡组织,上海、北平、天津等大中城市的工人群众纷纷组织抗日义勇队、宣传队,支援前线,参军参战。

在日本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面前,中国民族工商界人士也表现出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踊跃认购救国公债,为前线将士捐赠物资。华中、华北地区的许多工商界人士抱着与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把自己的企业搬迁到西南和西北后方省区继续从事生产,以支持长期抗战。上海著名实业家胡厥文等克服重重困难,积极组织民营厂商内迁。上海进步实业家沈鸿在八路军办事处协助下,将其所办的五金厂的机器设备经西安迁往延安,这对以后陕甘宁边区的工业生产起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祖国的神圣抗战,牵动了千百万海外华侨的心。具有爱国主义传统的广大侨胞,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在世界各地积极开展抗日救国运动。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以各种方式支援祖国的抗战。上海八一三事变的第二天,东南亚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等立即发起成立马来亚新加坡华侨筹赈祖国伤兵难民大会委员会。1938年10月,东南亚各国的40多个华侨救国团体的代表在新加坡集会,一致决议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推选陈嘉庚为主席,其分支机构遍布南洋各国。在美洲的致公党创始人司徒美堂,发动美洲侨胞以长期募捐支援祖国抗战。他于1937年10月发动美国纽约市54个华侨团体,成立纽约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波士顿、旧金山以及南美一些国家的华侨,也先后建立了支援祖国抗战的团体。在欧洲、澳洲(大洋洲)等地的华侨,也纷纷建立起各种抗日救国团体,积极筹集现款和物资,进行抗日宣传,抵制和阻运日货,组织华侨青年回国参军参战,为增强祖国抗战力量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中心,中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爱国军队、各阶层爱国人士以及海外华侨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终于发展起来。在这个旗帜下,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开始了中国近代以来空前规模的民族革命战争。毛泽东在论述这个统一战线的意义时指出:“这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这将给予中国革命以广大的深刻的影响,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的作用。”“历史的车轮将经过这个统一战线,把中国革命带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上去。中国是否能由如此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解放出来,将决定于这个统一战线的发展状况。”毛泽东还指出,“共产党和红军不但在现在充当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起人,而且在将来的抗日政府和抗日军队中必然要成为坚强的台柱子,使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断使用的拆台政策,不能达到最后的目的。”

七七事变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而在此之前,作为中共领导人的毛泽东就一直密切关注着世界局势。在1936年与斯诺的谈话中,毛泽东便曾透露出中美结成统一战线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想法。1940年,毛泽东指示中共着手加强与美国的外交联络。可以说,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开端。之后,太平洋战争爆发,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美两国也结成战时同盟。1944年7月,美军观察组访问延安,双方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外交联系。这标志着双方半官方关系的建立和军事合作的开始。毛泽东曾指出:“现在我们有三条统一战线,一条是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条是东方的ABCD(美、英、中、荷)阵线,一条是英、美、苏的联合行动,有这三条统一战线,法西斯一定会打倒的。”

中国共产党不仅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而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特殊的历史贡献。具体来看:第一,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大力推动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第二,实行全面抗战路线,积极投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三,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为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作出重要贡献。举个例子。1937年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经周恩来、刘澜波介绍,阎宝航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展统战工作,收集重要情报,获得“德军进攻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百万关东军在东北的全部材料”三份重要战略情报,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赵苇校对:吴自强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