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林建华:【学党史】百年中国共产党的时代命题、宏大叙事及其逻辑机理(2)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俄国人举行了十月革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过去蕴藏在地下为外国人所看不见的伟大的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精力,在列宁、斯大林领导之下,像火山一样突然爆发出来了,中国人和全人类对俄国人都另眼相看了。”十月革命震撼了世界,也震撼了中国。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所采取的内外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更是与西方列强的对华行径形成了鲜明对比。所有这一切,消除了仍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国先进分子因辛亥革命失败而产生的困惑、焦虑和失望,使他们看到了世界文明的“新曙光”和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新希望,开始重新审视中国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从走投无路到向西方人学习再到向俄国人学习,从没有路的地方开辟出新路、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通途,这是一个极为艰难而曲折的过程。

“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种学习主要在于:其一,思考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缘何创立、如何而进的;其二,思考马克思列宁主义有何科学内容、有何指导意义。

近代俄国向西方寻求真理和出路的艰难历程,深刻启迪了具有相同或相似国情的中国先进分子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1920年,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指出:“在将近半个世纪里,大约从上一世纪四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俄国进步的思想界在空前野蛮和反动的沙皇制度的压迫之下,曾如饥似渴地寻求正确的革命理论,专心致志、密切地注视着欧美在这方面的每一种‘最新成就’。俄国在半个世纪里,经受了前所未闻的痛苦和牺牲,表现了空前未有的革命英雄气概,以难以置信的毅力和舍身忘我的精神去探索、学习和实验,经受了失望,进行了验证,参照了欧洲的经验,真是饱经苦难才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唯一正确的革命理论”。列宁清晰地勾勒了俄国人寻找马克思主义的路径以及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轨迹。马克思主义在实现了俄国化之后,最终形成了列宁主义的理论形态,这是由俄国历史特征、文化传统、现实需求的内在逻辑所决定的。在进行了精心研究和认真比较之后,毛泽东指出:“列宁在一九二〇年《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中,描写过俄国人寻找革命理论的经过。俄国人曾经在几十个年头内,经历艰难困苦,方才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有许多事情和十月革命以前的俄国相同,或者近似。封建主义的压迫,这是相同的。经济和文化落后,这是近似的。两个国家都落后,中国则更落后。先进的人们,为了使国家复兴,不惜艰苦奋斗,寻找革命真理,这是相同的。”正是基于此,毛泽东进一步指出:“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在十月革命以后学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接着就进入政治斗争,经过曲折的道路,走了二十八年,方才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正是基于此,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旗帜,并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全党的行动指南写入党章。同时,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还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全国人民的行动指南写入宪法。“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一直讲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自己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和中国的这种渊源关系一直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心中占有很重很重的分量。对中国先进分子寻找真理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进行了科学总结,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时期,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资本主义道路没有走通,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也都‘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建立了新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了”。

正是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正是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正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就成为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谋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各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自己的方案,进行了异常激烈的较量。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其政治代表先是北洋军阀,后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他们极力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主张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其政权先后被人民革命的洪流所吞没。

二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其政治代表是若干中间党派及其某些领袖人物或无党派民主人士。他们主张在中国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西方式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自由、充分地发展资本主义。但是,“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实际上,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因此,民族资产阶级的主张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它的多数代表者后来也承认自己的这个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

三是中国共产党及其代表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以及其他劳动群众的方案。他们主张,在中国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并由此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个方案符合中国实际,符合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诉求,最终赢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政治结论,也是历史结论,更是科学结论。

之所以能够提出这种正确的救国方案和政治主张,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以及后来的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下,中国人民尤其是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日益贫困并大批破产,只能挣扎求存,民众毫无政治权利。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所罕见的。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则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近代中国的伟大革命,就是在这些矛盾极其尖锐化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认清“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则成为革命的首要问题。

之所以能够提出这种正确的救国方案和政治主张,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在古代曾经创造出灿烂文明的中国,在近代沦落到被动挨打、瓜分豆剖的悲惨境地,“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因此,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改变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面貌,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历史性地成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两大历史任务,而且这两大历史任务是相互关联在一起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创设基础和前提、开辟道路和方向,并最终指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是说,直到中国共产党历史性地登上政治舞台,中华民族才终于迎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曙光。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历史地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代表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其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时起,就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特别是对时代命题的求解意识,且极具现实针对性。马克思指出:“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因此,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围绕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时代命题,中国共产党人先后提出并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是中国共产党人常念常新、恒念恒新的“真经”。

责任编辑:赵苇校对:吴自强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