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祝志男:【学党史】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和优良传统(2)

二、党的百年恢宏历程和优良传统

(一)1921年—1949年:开天辟地

1921年到1949年,是艰苦卓绝,浴血奋斗,走向光明的28年。我们可以用“三个彻底结束”来概括这一时期: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国土虽大、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结束了列强强加给我们的一切不平等的特权。所以说,尽管在历史长河中,这28年是白驹过隙,但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是真正的居功至伟,即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跨越。在百年党史中,这28年离我们最远,但却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作风形成的重要时期。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国民大革命

(1)中共一大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在五千年的文明发展中,古代中国也曾是世界的重要“一极”,经济非常发达。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历史车轮滚滚前进,在最近的一千年里,中国人的身影在海上、在世界都是罕见的。

从1840年到1921年,旧中国遭受到的仅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就有11次。作为受害者,这些侵略战争给我们带来的:一是中华民族惨遭屠杀;二是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侵占;三是列强勒索赔款、掠夺财富。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不屈的抗争的民族,因此在这一时期,各个阶级都为救亡图存做出了贡献。

但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毛泽东说,“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为什么?因为国民未曾觉醒,比如陈独秀所说的“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或者鲁迅写到的“人血馒头”。我们说,在这样的状态下,革命是不能成功的。于是,新文化运动开始了。当然,近代中国的种种问题,最直接的原因是列强侵略,但根源还是制度的腐朽和经济、科技的落后。因此,唤醒某一个新的阶级,改变当时国家、民族的面貌,是迫不及待的。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到,用“开天辟地”总结这一时期不是一种艺术粉饰,而是对当时的社会实际,以及“南陈北李”在十月革命之后向包括毛泽东在内的广大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这一事件的真实写照。

回想当时那个黑暗的旧中国,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共一大的召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就是开天辟地的,继而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中共一大的“三个深刻改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对于红船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还概括到: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2)投身到大革命的洪流之中

从1921年到1927年,幼年的党的活动,主要是针对北洋军阀的统治,既有正确的行动,也遭受过挫折:一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使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相结合,发动工人运动,将中国革命推向高潮,但是席卷全国的工人斗争也遭受了残酷镇压;二是毛泽东、彭湃等中国共产党人充分认识到发动农民的重要性,以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经典著作的问世;三是与当时的进步力量——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达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共同领导了北伐。

但是,在孙中山先生去世之后,国民党分化明显。廖仲恺先生被刺杀,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提出“整理党务案”,但当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只是一再妥协以求和平,最后很多中国共产党人还是被屠杀。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总结历史经验时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这一阶段的中国共产党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锻炼了队伍,发展了组织,在全国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的志向就是非常远大的。相比之下,当时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桎梏着国家的前进和人民的幸福:一是官僚资本主义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勾结封建地主;二是“四大家族”控制了全国的经济命脉;三是国民党政府实行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所以,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的冲突,不是简单的党派冲突,而是在民族复兴与人民幸福层面上的冲突。尽管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与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使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严重受挫,包括李大钊在内的很多共产党员英勇就义,但是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责任编辑:王瑱校对:张一博最后修改:
0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