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李良|北大红楼:孕育伟大建党精神的活水源头(4)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

1920年3月,李大钊秘密指导成立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这是我国最早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团体之一。研究会的活动主要有三项:

一是搜集和翻译马克思主义的书籍。集资建立了收藏共产主义图书的藏书室——“亢慕义斋”,意思是“共产主义小屋”。

二是分组分专题研究。比如,专门设立《资本论》研究组,有组织地研究马克思主义。

三是组织讲演和辩论。聘请李大钊、顾孟余、陈启修、高一涵等名人学者,每月举行一次讲演,每周举行一次讲座,不定期举行辩论会。1921年11月,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由秘密转向公开,会员由最初发起的19人发展到1923年近三百人,在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的影响带动下,上海、长沙、山东、天津、南京、成都等地相继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团体,吸引了很多的进步青年。由此,一大批先进分子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传向全国。

马克思主义传播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其间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流派进行了三次著名的论争:

一是问题与主义之争。这次论争的主角是李大钊和胡适,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挑起了论争,李大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进行批驳,这次论争实际上是一场中国需要不需要马克思主义、需要不需要革命的论争。

二是与基尔特社会主义的论争。这次论争的主角是李大钊、陈独秀和张东荪、梁启超,主要围绕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展开。张东荪、梁启超认为: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绝对不能建设劳动阶级的国家,也不能建立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只可冷静研究。他们还认为:中国的唯一病症是穷,救治的办法只能用资本主义的方法发展实业,暂不主张实行社会主义。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纷纷发表文章,据理反驳,指出除了中国劳动者联合起来组织革命团体,改变生产制度,是无法挽救的。他们认为中国可以发展实业,但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状况,根本出路在于社会主义。这次论争的实质是对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还是选择资本主义道路的论争。

三是与无政府主义的论争。这次论争的主角是陈独秀、李大钊和黄凌霜、区声白,主要围绕要不要国家和政权、要不要组织和纪律、是否建立党组织等问题展开。

三次论争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划清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同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帮助了一批进步青年,尤其是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走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道路。

历史充分表明,北大红楼是一座闪耀着思想光辉的灯塔,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阵地,从这里走出的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革命先驱,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向全国的广泛传播,影响带动了一大批先进分子走向革命道路。

责任编辑:张一博校对:王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