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程行利:关于通州及大运河文化内涵的思考

D23CBCA5F9472D32035D6BBE952_A7C318A7_189FC

程行利 北京市通州区政协委员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各位关心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热爱大运河文化研究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北京市通州区政协委员程行利,是一名土生土长的通州人。我热爱自己的家乡,也热爱这里的人民,不知道大家来没来过通州,相信大家或多或少对通州及大运河有一定的了解。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通州及大运河文化内涵的思考,有不妥之处还望各位给予批评指正。

通州是大运河上的一颗璀璨明珠。2017年考古发现,在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核心区里有一个路县故城遗址,出土了各种文物,通过专家学者论证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我们都知道,通州和大运河是相生相存的。实际上,中华文明的历史就是治水的历史,人们依水而存、傍水而居,文明始于用火、成于治水,这才有了蓺五种、定九州、抚万民、度四方的泱泱五千年文明。所以,在通州发展的几千年中,南北文化在此交融、东西文明在此交汇、皇家民间在此交合、正邪美丑在此交锋,我们也应该从这样的角度去认识通州、了解通州,包括与这个地方的老百姓交流,了解与研究发生在这里的历史故事。比如,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通州,为避洋兵侮辱,三官庙一带妇女29名同投一井,毛氏一族31口举家自焚,足见民风之刚烈。我从小在运河边长大,眼中的通州人民勤劳、勇敢、坚韧、包容,这既是通州人的美德,也是中国人民的优秀传统。

一、我为通州写联句

在通州工作的几十年中,我和我的团队时常下乡,找一些村里的老百姓,特别是90多岁的老人,跟他们了解村里发生的历史故事。

我去过漷县的周起营村,村里的老人们给我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抗日战争时期,村里有一家住着出身中医世家的曹四、曹五先生,一些八路军战士会到他们那儿看病。曹四、曹五先生给人家看病不是当时就要收费的,而是把别人看病所欠下的医药费记在一个账本上。有一天,穿着制服的军人来查八路军,到了曹四、曹五先生的家里,曹四、曹五先生看见写着八路军看病记录的账本还在桌上摆着,就马上拿起扔到炉灶里烧了。我听到这个故事之后非常感动,于是就给村里写了一幅联句——明是非烧账册智救乡里,恶苟且惜名节义舍钱财,之后裱起来送给了村里的文史馆。我想的就是,用这一幅联句把一些文献、故事的线索留给村里的后人,也让他们知道这个村子里曾经发生过这么感人的故事。我们中国人最在乎的是名节而不是名利,欧阳修在《朋党论》上有这样的论述,“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这就是古人对于有道德的君子的描写,君子就是有德行的人。古人最珍惜的是德行,而不是财富,所以我们就是要把这样的价值观留给后人。

我们在研究一个地区的文化、历史时,应该对文化价值认同三个层次的意义有所认识:一是衣食住行,也就是文化价值认同的表层;二是作为中层的地区民俗习俗,诸如婚丧嫁娶等;三是最底层的文化价值认同,即关于文化、哲学的思考,也包括宗教与审美等方面。所以,我们研究一个地区的文化、历史时,不能只停留在表层、中层,还要从底层来认识了解。我就是想把这些底层的内容写成联句,进而展现与传承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价值。

责任编辑:王瑱校对:张一博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