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高舒|南北岁次共节俗:中国年(3)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晚上,这个夜晚标志着旧岁的结束与新年的开始,其活动均以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年夜饭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它可能是中国人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饭,无论家庭在这一年中的境况如何,年夜饭都会精心准备,务必包含鸡鸭鱼肉等各种佳肴。提前购置的年货是烹饪这些美味的基础,无论是身处外地的家庭成员赶回家过年,还是本地的家人,都习惯于准备丰富的年货,这不仅是面子的问题,更体现了对家庭团聚和新一年吉祥如意的期盼。

中国人十分重视饮食生活,年夜饭菜式繁多且各地有异,如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各自蕴含深意。北方人过年吃饺子,寓意岁岁更替,接续交子之时;新年吃馄饨,则象征开天辟地、四海一家;而吃长面则被称为长寿面,寓意延年益寿。

古代社会中,节日食品首先是用于祭祀神灵,然后供家人共享。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虽然不再匮乏,但人们仍然应当心存敬畏,对食物尤其是节日食物表达虔诚和恭敬。

关于元旦,古代中国的元旦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的岁首第一天,即正月初一。而在西方和现代中国,元旦则是指公历纪年的新年第一天,即1月1日。据史书记载,古代中国的元旦起源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时期,距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

古代中国元旦期间的饮食习俗丰富多样,《荆楚岁时记》对此有所记载。其中提到的椒柏酒、桃汤、屠苏酒、胶牙饧、五辛盘、敷于散以及鸡蛋等,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各有其独特的寓意。随着时代变迁,一些古老的元旦饮食习俗逐渐演变或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庆祝方式。

春节庆祝活动在各地热闹非凡,北方地区常见的庆祝形式有舞龙、跑旱船、踩高跷等。在北京,最具特色的莫过于庙会,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成为了融合商业与民俗文化的盛大集会,逛庙会、品尝糖葫芦、喝热面茶等活动已成为北京人过春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传统节日与非遗文化的传承反思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民俗学专家萧放教授曾讲述过这样一个实例,他在电梯中偶然听到两位大学生对话。他们收到一条节日祝福短信却无法确定是庆祝哪个节日,从情人节猜到圣诞节,却未曾想到是端午节。对此,萧放教授感叹道:“这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悲哀。”

在民国时期,主流思潮以改革和革命为主导,许多旧习俗被视为应当革新的对象。时至今日,不少年轻人对一些小型传统节日的认知淡薄,甚至对部分节日名称都感到陌生,尽管在农村地区这些传统仍有所保留。

2004年发生了一件具有转折意义的事件:韩国将江陵端午祭申报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活动始于大关岭祭神仪式,包括各类巫法祭祀、传统游戏体验(如跳绳、假面制作)以及精彩的巫俗表演、假面舞、农乐表演等。2005年11月25日,韩国江陵端午祭被正式认定为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针对此争议,人们逐渐认识到中韩两国的端午活动实为两回事,并强调文化共享性的重要性。中国的端午节起源于龙图腾崇拜,旨在借龙的威势驱邪避疫,并融入了纪念地方历史人物的内容,比如长江中下游地区楚地对屈原的悼念;而韩国江陵端午祭则是当地居民祈求丰收安康的大型民俗活动,包含摔跤、荡秋千等多种游戏项目。据韩国学者研究,《秋江集》中有对端午祭活动的记载,表明江陵端午祭可追溯至一千年前。

中国端午节不仅在国内汉族广泛流传,还传播至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同时,满族、蒙古族、藏族、苗族、彝族、畲族、锡伯族、朝鲜族等约28个少数民族也共同庆祝这个节日。

韩国江陵端午祭是一个持续数日甚至可达两个月之久的“乡土神祭”,虽不进行龙舟竞渡或祭祀屈原、伍子胥等活动,但会举行酿造神酒、山神祭祀等一系列典礼,并伴有荡秋千、体育竞赛、歌谣演唱、假面剧表演、农乐活动等丰富内容,且昼夜连续不断。

中国政府在2009年也申报端午节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并承诺将进一步宣传和保护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尊重各地不同的端午节习俗和情感表达,加强对端午节的研究与保护,挖掘其现实意义和社会功能,采取有效措施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韩国端午祭申遗一事提醒我们摆正观念,它并不意味着我国的传统节日被他国抢注或者文化主权受损。此后,我国政府对于此类问题给予了更高的重视。2009年,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传统节日作为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文化记忆。例如春节期间,车站广场人潮涌动,人们携带着行李和年货,克服各种困难也要回家团聚,这种归宿感和家庭团聚的幸福感是其他节日所不能替代的。然而,除春节外,端午节、元宵节乃至七夕节同样富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所以我们要积极传承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因为它们不仅仅是假日,更是民族文化的精神纽带。

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到202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得到有效保护,工作制度科学规范、运行有效,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显著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到203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传承活力明显增强,工作制度更加完善,传承体系更加健全,保护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的作用更加彰显。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王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