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北京服务保障主场外交活动的特点
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北京积极服务保障重大主场外交活动,在全球疫情依然严峻、世界经济脆弱复苏、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为主场外交活动顺利成功举办做出巨大贡献,“北京服务”品牌得到进一步的塑造与提升。
1.各项筹备工作精彩周全
2022年国际形势与疫情叠加影响造成的国际活动的风险挑战多,而我国承诺的主场活动的意义非常重大,因此,主场外交服务保障任务异常严峻艰巨。从场地等硬件设施的提供到安全防疫措施等服务能力的提升,处处彰显着“北京服务”的精彩,彰显着中国的效率、决心和活力。无论是大规模的展览展示、专题论坛,还是推介洽谈、成果发布、项目签约等活动,从实景场地到线上线下发布厅,北京主场外交均保障了活动的精彩与周全。冬奥会与服贸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体现了北京服务保障水平的高质量进步和飞跃式发展。冬奥会开闭幕式、赛场赛事、闭环管理等方面的服务内容十分多样,服贸会沿袭上届“综合+专题”“线上+线下”“一会两馆”等模式的设置,507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线下参展等规模十分庞大,北京以高标准优化完善服务保障,克服疫情防控特殊时期举办大型国际赛事和展会活动面临的困难,做到整个筹办过程顺畅,活动有序开展,保障各项活动圆满顺利,体现服务保障创新、高效、科学的特点。
2.服务意识强服务水准高
服务保障工作规模大,要求服务保障精准科学有效。比如,冬奥会正值全球疫情海啸期和我国春节假期,筹备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头绪多、要求高,尤其疫情防控形势下首次开启的全闭环管理模式对服务保障工作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次冬奥会外事服务保障中,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北京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广大北京市民以东道主意识,积极参与、无私奉献,铸就了“双奥之城”的伟大荣光,彰显了首都市民的时代风采,生动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外事工作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显著提升,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务实工作,形成了心齐气顺、热火朝天干事业的良好局面。“在外事活动中,北京市始终把内容建设摆在首位,主动设置议题,做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阐释工作”,打赢多轮聚集性疫情阻击战,圆满完成冬奥会期间服务保障工作,以首善标准完成服务保障工作。服贸会期间,无论是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全球服务贸易峰会还是在首钢园区举办展览及论坛会议等相关活动,保障既体现了北京国际交往的能力,强化了北京市服务保障新的体系建设和工作机制探索,提升了北京市服务保障国家外交活动的能力;又扩大了中国服务贸易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彰显出中国在全球抗疫背景下推动全球服务贸易发展、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的坚定决心。
3.首都功能强化提升
北京发挥引擎作用,牵引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推动京津冀发展迈上新台阶,城市面貌发生可喜变化,环境质量大幅改善,这为服务保障工作提供了基础的空间承载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突破,携手河北省张家口市成功举办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冬奥盛会。冬奥会的北京赛区、张家口赛区、延庆赛区的一体设计,展示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策略,以北京为中心,将体育赛事辐射周边。北京市制定印发了冬奥城市运行保障总体方案,全面落实办赛要求,从“点、线、面”划分核心保障区域、重点保障区域和一般保障区域,分别确定保障目标,建立健全冬奥会城市运行体系,保障了冬奥会的“简约、安全、精彩”。冬奥期间,北京在海淀区设立115个冬奥会保障点,并筹备冬奥村投入使用,完善健身、洗衣、书店、超市等生活设施,以保障冬奥会顺利进行。另外,北京首都功能提升伴随着城市更新的快速发展。首钢园区的创新发展与国家会议中心扩容,为2022年主场外交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注入了全新的动力,发挥了重要功能。北京会展业在服务保障全球服务贸易峰会、综合展、论坛会议等相关活动的过程中,本身汇聚资源,塑造优质服贸会品牌的同时也塑造了“北京服务”这一品牌。
4.区域特色更加突出
在推进北京外事工作中,北京各城区发挥本区特色作用,积极承担中央和市里赋予的工作任务,努力把区域外事资源转化为国家外交资源和首都对外工作资源,稳步提升区域国际化水平。比如,西城区市场监管局高效统筹,专班细化部署,追求“首善标准”完成冬奥会期间各项服务保障任务,开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和监督抽检,紧盯时间、温度、浓度、洁净度等关键控制点,保障供应品质合格产品。石景山区稳步推进国际化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强化综合承载“硬”支撑,打造国际高端人才聚集平台和城市新生活体验中心。东城区持续提升天安门地区、长安街沿线等传统国事活动空间环境品质。目前,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越来越细化,各城区为首都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不断提升水平,为北京服务保障国家重大主场外交活动细化管理提供了基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