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在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把国家安全提高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进一步突显了国家安全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意义,因而赋予了更大的使命感、责任感、时代感。

摘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十八大以来国家安全形势以及国家发展内在需要所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国家安全的本质特征,即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的三位一体,深刻指出了党、人民和国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它系统阐述了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的新发展新变化,通过五大要素、五对关系、十个坚持深刻反映了国家安全的总体性、系统性和复杂性。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理论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思想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这是一个新的提法。在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把国家安全提高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进一步突显了国家安全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意义,因而赋予了更大的使命感、责任感、时代感。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一个重大特点,既强调机遇意识,要求我们要有战略自信,增强战略定力;同时又强调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要我们弘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总体国家安全观,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新阶段、在世界百年大变局下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提出的新思维、新理论、新方法。

一、全面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深刻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体国家安全观在理论上呈现出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总体上有以下五个节点:(1)在2014年4月15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首次富有创见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2)在党的十九大,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十四个基本方略之一写进了十九大报告,写进了修改后的党章。(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首次把统筹发展和安全纳入“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并列专章作出战略部署。(4)2020年12月,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26次集体学习,主题就是国家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和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了十点要求,也就是“十个坚持”,标志着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体系正式形成。(5)党的二十大报告,国家安全作为报告的一个独立章节予以专门论述。

全面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需要把握好三大理论表述:五大要素、五对关系、十个坚持,这是我们理解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基本内涵和外延的金钥匙。

五大要素。即,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五大要素以最简明的语言回答了国家安全是什么,怎么做,其实就是揭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推进路径。这里特别需要强调两点:一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这体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人民属性,体现了我们党维护国家安全的初心和使命;二是以政治安全为根本,这体现了国家安全的政治属性和中国特色。比如,维护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安全,这是我们国体政体的必然要求,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总体国家安全,既要解决大国崛起进程中面临的一般安全共性问题,更要解决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面临的特殊安全难题。

五对关系。即五个统筹,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统筹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五对关系,集中体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系统思维、总体思维、辩证思维。

十个坚持。这是2020年12月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26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和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了十点要求。十个坚持里面,有三个重要关键词。其一,“能力”。安全在属性上,既是一种状态,客观上没有来自内外的重大威胁;更是一种能力,有能力捍卫国家安全,抵御内外风险挑战。其二,“工具箱”。我们在部署重大工程,应对重大风险挑战,解决重大安全事故的时候,需要统筹资源、统一指挥、协调行动。其三,“塑造”。塑造安全态势的能力,这就是强调预见、前瞻、谋划、运筹、主动。古今中外的历史表明,面对内外安全风险和挑战,小国重应对,大国重维护,强国重塑造。应对,讲的是防御;维护,讲的是守成;塑造,讲的是积极主动作为。在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前,习近平总书记注重战略运筹,强化战略塑造,善于下“先手棋”,善于打“主动仗”,着力防范化解各种重大风险挑战。

要全面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还需要系统把握五点内容: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着眼民族伟大复兴,着力化解新时代新阶段我国发展和安全面临的不平衡不充分

二十大报告重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不只是体现在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上,还体现在发展和安全能力的不匹配上。

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比如,经济发展与科技能力之间就存在不平衡。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工业规模世界第一,货物贸易世界第一,服务贸易世界第二,外汇储备世界第一,使用外资世界第二、对外投资世界第二。但我们还有三个“关键”没有完全掌握:关键材料、关键零部件、关键工艺。于是在很多领域还面临卡脖子的风险:高端芯片、高端材料、工业软件、精密仪器、化学试剂、农业种子。

中国芯片一年进口额度超过4000亿美元,其中高端芯片严重依赖进口。我国常用12万种实验试剂,自己只能生产3万种,且高端试剂几乎全部进口。高端医疗装备主要依赖进口,重要专利药物市场多数被国外公司占据。医疗领域有个特殊的“GPS”现象,即通用(GE)、飞利浦(Philips)、西门子(Siemens)三家公司长期把控中国70%的高端医疗设备市场。

海外利益快速增长与保护能力之间也存在不平衡。疫情之前,内地出国(境)达到1.5亿人次,包括外出务工500万,留学生160万。2.8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共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4.5万家,境外企业资产总额7.9万亿美元。但当前世界并不安宁,地区动荡多发,恐怖主义阴魂不散,经济和法律风险也层出不穷。人财物在大规模走向世界,要求我们有办法来维护自身海外利益安全。中国人走到哪里,中国利益拓展到哪里,中国维护安全的能力也应该延伸到哪里。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其一,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前提都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没有安全和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其二,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没有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要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都是不现实的。不发展是最大的不安全,没有发展的安全是短暂的、不可持续的。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