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莫林虎:新中国成立75周年文化建设成就和经验(5)

2.文化事业

报刊发行方面,1978年,我国只有186种报纸,2008年,报纸种类接近2000种;1978年,我国有930种期刊,2008年,这个数字变为9000多种。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报刊平面媒体开始慢慢走向媒体融合的发展道路。1978—1999年,我国科技期刊数量得到了快速增长,期间创刊约3180种,科技期刊覆盖面进一步拓宽。

广播电视制作方面,1998年,国家开始启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2000年开始实施“西新工程”,各级政府投入达250多亿元,历时9年,基本解决西藏、新疆等地、省区1亿多人口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

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方面,我国成人识字率已从1978年的66%上升至2012年的95%。全国公共图书馆数量从1978年的1256个增长到2012年的2975个,文化馆(站)数量从1978年的2840个增长到2012年的37425个,博物馆数量从1978年的349个增长到2012年的3866个。同时,文物保护经费也有所增长,从1978年的700万元上升至2012年的127.5亿元。1978年,文化事业费总投入是4.4亿元。2012年,中央财政投入公共文化建设155.21亿元。

对外传播方面,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侧重于理念、手段、方式方法上的开拓创新,建构多元立体的传播格局。1980年,党中央成立了对外宣传小组。党的十六大后,宣传思想战线把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

1981年,中国国家英文日报《中国日报》创刊发行。1997年,发行《中国日报香港版》。中国日报传媒集团旗下共有16种纸质出版物,已实现全球覆盖、分众传播。

外文社20世纪80年代推出“熊猫丛书”,体现与国际出版的接轨和互动,更加关注国外受众的阅读习惯和效果。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推出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系列,这是我国首次系统全面地向世界推出的外语版中国文化典籍。1997年,中国外文局与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中国文化与文明”系列丛书的第一种——《中国绘画三千年》问世。一种前所未有的合作出版模式从此创立:两国学者一起讨论写作提纲,实地观摩,分头撰写,交换阅读,提出修改建议,出版社最后定稿出版。这是我国在对外出版方面的新模式,效果非常好。

广播电视方面,我国开始慢慢改变“西强我弱”的情况,推出一系列优秀作品,比如《中华情》等。

3.文化产业

图书出版发行产业方面,1992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出版业由计划经济面向市场经济改革渐入轨道。2008年,全国30个省级国有新华书店系统全面完成转制工作。2009年到2010年,绝大多数出版社完成转制。1978年,我国出版社数量是105家,年出书大约1.5万种。2012年,全国共有出版社580家(包括副牌社33家),年出书约41万种。

广播影视业方面,广播影视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982年,全国广电系统总收入8.8亿元,且基本属于财政拨款。到2008年底,全国广播电视总收入1583亿元。其中电影产业方面,2004年国产影片的票房收入首次超过了进口大片。全国总票房从2002年的8.6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70.73亿元。2012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

数字文化产业方面,中国的网络文学发展前景良好。1998年3月到5月,蔡智恒(痞子蔡)开始往BBS上连载自己的作品《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标志着中文网络文学第一个创作高潮的到来。2002年,起点中文网成立,成功推行市场化运营,促进网络文学的发展。2010年以后,中国网络文学进入兴盛阶段,处于世界前列。2012年,中国网络文学市场营收规模达到24.5亿元,作品规模达到800多万部。

责任编辑:范璧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