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坚持在尊重历史发展规律与文化建设规律的统一中理解与发展文化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方式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尽管历史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文化发展必须尊重和依附于历史发展客观规律,但文化发展并不因此丧失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即文化也有自身发展的独特规律。
这一独特规律至少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文化以有机体的形式反映并作用于客观规律;其二,文化以反映特定社会发展性质的意识形态作用于已有文化有机体的方式推动文化发展;其三,随着新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建立与发展,大的文化有机体的建设必须以意识形态作用于传统文化有机体的方式形成新的文化生命体。
习近平总书记以一个政治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判断力,科学把握了文化发展的独特规律,尤其是深刻论述了大文化发展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三)坚持在文化基础理论与文化实践理论的统一中理解与发展文化
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那么,文化基础理论与文化实践理论是怎样相结合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对近代以来中国文化上的一些争论,尤其是关于体用问题进行解读。
近代以来,关于中国社会与文化发展问题持续存在着“古今中西之争”,有主张“中体西用”的,也有主张“西体中用”的,当然还存在“中国文化本位论”与“全盘西化”等种种不同说法。事实上,这些争论与思想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这些争论与思想有两个明显的问题:其一,无论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有自身的“体”与“用”,若“体”“用”择其一端,都不能解决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社会发展问题;其二,社会发展需要文化的支撑与助力,但文化问题的解决并不能代替社会问题的解决,毕竟社会的发展是由社会发展规律决定并制约着文化发展规律,而不是文化发展规律规定并制约着社会发展规律。
实际上,文化中的“体”并不是任何一种文化形式中的“体”,而是世界之“体”,任何一种文化形式只是从不同角度对这一世界之“体”的认识与理解。因此,文化之“体”的鲜明特征在于客观性。文化之“体”的客观性并不像有的学者所说的那样是静态的,而是不断变化与发展的。因而,在把握文化之“体”时就需要有科学理论指导。我们要清楚,文化之“体”不是由文化决定的,而是由文化之外的客观世界之“体”决定的。如果一种文化准确把握了客观世界之“体”,这种文化就有生命力;如果一种文化把握不到客观世界之“体”,这种文化就没有生命力。
这里要区分两个概念——文化的民族立场与民族文化本位论,二者是有重要区别的。坚守文化的民族立场以文化客观之“体”为前提,以特定的民族文化充实这一文化客观之“体”。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的客观之“体”是客观世界的规律,所有文化只有接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才能形成有力的文化。但以此为前提,并不否定我们可以对客观之“体”同时作出文化上的解读,比如,中华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非常重视道德。坚持自由、民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些都是符合客观之“体”的。但同时,我们可以从中华文化的立场对自由、民主、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进行符合文化立场的解读。民族文化本位论则以特定民族文化之“体”为“体”,将其他所有文化只当成“用”。也就是他的文化当成唯一正确的文化,将其他文化只当作部分对其有用的文化加以利用。这是典型的狭隘的民族立场。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上述问题都有涉及与论述,并科学阐明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两个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系列创新性观点与创新性论述。我们讲到,要坚持文化客观之“体”,而文化客观之体既是客观的又是变化的,因此我们必须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这一科学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要坚持文化立场,也就是要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习近平文化思想既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又是指导我国未来文化建设、实现新的文化使命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正是因为把握了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尤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建设的基本规律,系统确立当代中国的文化实践,由此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系统把握包括大文化在内的文化基础理论的同时,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时代要坚持和发展怎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及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成了系统理论与精密部署。下面,我主要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这三个方面,进行讲解。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