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八项规定让党风政风焕然一新
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八项规定已经成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金色名片”,成为改变政治生态和社会面貌的标志性举措。
八项规定刚出台时,曾有人担心会不会是“一阵风”。徙木立信,锻铁成钢,时间给出了答案。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全党上下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在“为民、务实、清廉”的旗帜下,全国党员“穿百姓鞋、走百姓路”,开始了心灵深处新一轮的征程。这是一次直面现实的“问题清扫”。“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铺张”“舞台上的奢华”“会所中的歪风”……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在正风肃纪的铁扫帚下无所遁形。移除文山会海、叫停政绩工程、严管铺张浪费,破除形式主义的“客里空”,打掉官僚主义的特权感,抑制享乐主义的庸懒散,刹住铺张挥霍的奢靡风。
当年,“六条规定”帮助我们党克服了骄傲自满、贪图享乐的情绪,抵挡住了“糖衣炮弹”的攻击,没有在当时的考验面前败下阵来。现今,八项规定让党风政风焕然一新,让中国共产党在社会矛盾相互交织、国内国际局势错综复杂的形势下肩负起人民的重托。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25275起,批评教育和处理312907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221369人。强有力的警示和震慑,让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作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2024年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94.9%的受访群众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成效表示肯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庄严宣示:八项规定已经深刻改变中国,八项规定还将继续改变中国。
(一)八项规定带来的深刻变化
第一,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全党上下形成了良好的政治生态。党内上下级关系、同志关系变得更加清爽,党员干部从繁文缛节、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以务实的改革精神、清廉的工作作风,察民情、晓民意、解民忧、排民难。
第二,社风民风持续向好。八项规定不仅改变了党风政风,还带动了社风民风的持续向好。通过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八项规定纠正了与之相关联的“违规”行为,带动社会风气整体好转。
第三,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紧盯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作风顽疾,靶向发力、重点突破,推动作风建设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202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放眼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如此严肃认真地对待自身建设,如此高度自觉地以科学的态度、体系化的方式推进自我革命,这是我们党的显著优势,也是引领时代的制胜之道。”
2025年2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了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情况。当月,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1459起,批评教育和处理15209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9292人。从查处级别看,2月,全国共查处地厅级领导干部问题64起,查处县处级领导干部问题844起,查处乡科级及以下干部问题10551起。其中,乡科级及以下干部问题占查处问题总数的92.1%。这表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不仅聚焦高层,更注重基层,确保全面从严治党覆盖到每一个角落。
(二)八项规定带来的启示
第一,坚持问题导向,精准靶向施治。在八项规定的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监督执纪实践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补充和完善相关规定。例如,《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九十八条新增了“以讲课费、课题费、咨询费等名义变相送礼”的处分规定。这种精准靶向施治方式,有效解决了“四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
第二,强化监督执纪,确保落实到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专项治理、明察暗访等方式,严肃查处并通报了多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这种强有力的监督执纪,确保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地生根。
第三,作风建设要常抓不懈。各级党组织通过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作风建设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例如,2025年3月2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了2025年2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情况。这是连续第138个月公布月报数据。这种常态化的监督机制,确保了作风建设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