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国学,是指运用现代立场与眼光来研究中国传统学术的一门学问。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传统学术的内容;二是用现代眼光来阐释与创新传统的学术。因而振兴国学不仅是指光大传统,更主要是指激活国学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后者尤其是我们今天在建设和谐社会,进行文化选择时所要秉承的...[详细] 时间:2015-12-14 08:49 查看:573次 标签:袁济喜国学中国梦传统文化

  • 互联网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需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详细] 时间:2015-12-11 14:37 查看:745次 标签:倪明胜网络文化文化自觉互联网

  • 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我国久传不息的名篇佳作都充满着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对人民悲欢的关切,以精湛的艺术彰显了...[详细] 时间:2015-12-11 14:20 查看:850次 标签:梅敬忠中国精神文艺创作以人民为中心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可以为当前的思想政...[详细] 时间:2015-12-11 10:10 查看:495次 标签:张作祥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文艺批评是批评者依托其文艺价值体系,对文艺作品进行的思想审视和艺术评判,它既包含着批评者个人化的思想和审美取向,也是文学艺术普遍法则的投射。...[详细] 时间:2015-12-11 09:57 查看:980次 标签:金春平文艺批评习近平讲话文艺价值

  • 如果我们把学问比作建筑材料,那么智慧就是建筑师的匠心。光有木料、石材、钢筋、水泥等是做不成房子的,即使是懂得一些基本建筑原理,也只能建成普通房子,决不可能造成伟大的建筑。世界上许多建筑之所以称得上伟大,是源于建筑者的智慧与匠心。很显然,真正的学问就是那些被智慧...[详细] 时间:2015-12-11 09:06 查看:579次 标签:李明做学问三严三实智慧

  • 全面小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要有思想与文化的引领、思想与文化的内涵、思想与文化的支撑。也就是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相互促进,比翼双飞。...[详细] 时间:2015-12-10 14:23 查看:1472次 标签:郭建宁文化强国小康社会十三五

  • 中国梦是看得见的未来,它是国家的、民族的,又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在其未来模样的描述中,不仅有着重塑和提升文化形象的浓墨重彩一笔,其他方面的内容更需要与中国梦相适应的道路支撑和价值观支撑。...[详细] 时间:2015-12-10 09:37 查看:1293次 标签:陈晋中国梦传统文化民族复兴

  • 词语创新,从来不只是语言上的事情。毛泽东的“语言坐标”插在思想和历史的厚土上面,他的“语言地图”布满了昨天出彩的“中国故事”。我们今天要讲好中国故事,当然要强调话语权,但话语权不只是说话的权利,还包括说话的内容、方式和效果,牵涉到说话者和受众的关系。...[详细] 时间:2015-12-09 15:25 查看:316次 标签:陈晋毛泽东语言坐标思想

  • 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民族自信,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诱惑和侵蚀,就必须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打上一层靓丽而坚固的底色。这个底色,就是对中华民族优秀历史传统的文化自信。...[详细] 时间:2015-12-08 10:20 查看:967次 标签:李捷文化自信三个自信理论创新

  •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涉及国家层面,又包含社会层面,还囊括公民道德层面;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体现,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人民的承诺、对人类未来前途命运的把握、对历史发展方向的...[详细] 时间:2015-12-04 14:18 查看:3728次 标签:韩震价值观中华民族文化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分为酝酿、提出、深化三个阶段。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关键是要从价值理念的层次或高度上来理解它,而不是从目标、特征、实现方式、实践要求等角度去理解。培育核心价值观是建立文化自信,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凝聚社会力量的需...[详细] 时间:2015-12-04 13:45 查看:7341次 标签:李文阁核心价值观文化强国社会主义共产党

  • 儒家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读书人要“为天地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每个家长让孩子读书的时候都希望孩子有出息,在中国人看来,最大的出息莫过于治国平天下。但是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绝大部分人所做的、能做的都和当年自己所想的有很大距离。为什么现代的抑郁症这么...[详细] 时间:2015-12-04 09:42 查看:1278次 标签:田青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儒家思想

  • 中国精神在当代文艺作品中的贯穿方式多种多样。既会作为思想主题直接灌注到作品的整体,也会作为点睛之笔在关键处得到揭示。既会作为思想背景得到淡淡的描绘,也会作为主要情节得到浓笔重墨的描写。既会在现实题材中得到表达,也会在历史题材中得到表达。...[详细] 时间:2015-12-03 14:06 查看:510次 标签:刘东超文艺工作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文艺

  • 文化艺术活动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历来重视精神文化生活,并且深谙“仓廪实、衣食足”与“知礼节、知荣辱”的内在逻辑。改革开放以来,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催生了人们对于文化艺术的需要。...[详细] 时间:2015-12-02 14:13 查看:662次 标签:孙来斌文艺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

  • 在信息全球化时代,各国尤为重视社会制度、社会价值观、社会文化这些软实力的发展与竞争,甚至这种竞争在一定层面上超过了传统的硬实力之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详细] 时间:2015-12-01 10:24 查看:756次 标签:石金媛中国文化公信力社会价值观软实力

  • 从正确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成就中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巨大成就,不仅增强了中国人的社会主义信念,也使世界上向往社会主义的人们增添了信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详细] 时间:2015-12-01 10:23 查看:2433次 标签:沈壮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在新形势下,贯彻落实《讲话》和《意见》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文艺话语权建设,对于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着力提升上述四种能力,牢牢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话语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的主动权,为...[详细] 时间:2015-12-01 10:10 查看:787次 标签:张政文文艺话语权马克思主义时代精神

  • 中外历史上出现过的任何学术思想,经典史册上记载的任何经典学术思想,都不能直接满足、直接回应当代中国的需要。期待从中外思想史的宝库中找出现成的,以之回应当代中国的思想需要,是一种懒汉思维。学术思想的实体,还得重新去建构。...[详细] 时间:2015-11-30 15:36 查看:446次 标签:喻中学术思想思想多元春秋战国

  • 以产业的形式推动文化加快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文化建设,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文化发展规律,重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调动各方面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丰富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形式和载体,拓宽文...[详细] 时间:2015-11-30 08:52 查看:825次 标签:王晓晖文化产业文化建设支柱性产业

理论大视野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