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当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合理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这个重要资源。只有寻找到本民族的文化之根、之源,才能辨清发展方向,才能惠泽中华民族子孙万代,才能切实把握中华民族命运,也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详细] 时间:2015-11-27 14:53 查看:484次 标签:鲁佑文大学生传统文化新媒体
从历史文化遗产的视角推进现代国家之间的互利合作,这是一种新的历史文化观,也是开创新历史、发展新文化、造就新繁荣的重要立足点。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各个国家不仅需要立足本国实际,而且需要具有相互关照的全局视野。...[详细] 时间:2015-11-26 10:28 查看:509次 标签:郝时远文化一带一路习近平讲话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质和正确方向。...[详细] 时间:2015-11-26 10:24 查看:353次 标签:朱善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政党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是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的宝贵资源。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针,对传统文化做到“扬弃继承、转化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更多的传承载体、传播渠道和传习人群,使...[详细] 时间:2015-11-26 10:08 查看:821次 标签:雒树刚改革文化习近平讲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贯彻好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把握文艺发展正确方向,不断提升文艺作品质量水平,必须加强文艺工作的领导,打造高素质文艺工作者队伍,尊重文艺工作者的创作个性和创造性劳动,政治上充分信任,创作上热情支持,营造有利于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详细] 时间:2015-11-25 13:25 查看:1080次 标签:党军文艺工作精神文化需求核心价值观
谈到“文化+”,必然关联到“互联网+”。“互联网+”已经蓬勃兴起,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方向,因此,需要厘清“文化+”与“互联网+”的相互关系,使二者更为自觉地相互促进,共生共荣。...[详细] 时间:2015-11-25 10:37 查看:1232次 标签:郭永辉文化+文化产业互联网+
文风就是作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本身就语言清新动人,体现了优良的学风和文风。他讲理论,言简意赅,深入浅出,言之有物,不摆空架子,不故弄玄虚;他讲问题,不扣大帽子,不抡大棒子,就事论事,有的放矢,以理服人。这恰恰是理论自信的表现。...[详细] 时间:2015-11-24 14:27 查看:402次 标签:杜飞进文以载道文风文艺创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途径多种多样,文化习俗等途径与群众生活紧密相关,很好地加以利用能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有效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详细] 时间:2015-11-24 14:06 查看:1724次 标签:邵明核心价值观人民群众文化产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观念上的反映,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升华,反映了我们民族文化的深厚根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总体上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民族文化为根基、以西方文化为借鉴构建起来的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它实现了传统文化与...[详细] 时间:2015-11-24 09:19 查看:3046次 标签:张允熠核心价值观中国文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文化+”是文化更加自觉、主动地向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渗透,其核心是赋予事物活的文化内核、文化属性、文化精神、文化活力、文化形态和文化价值,为事物植入文化的DNA。...[详细] 时间:2015-11-23 14:03 查看:1066次 标签:郭永辉文化+文化产业民族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让人们真切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身生活的密切关联,自愿自觉地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和领悟,从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和要求。现实生活中,纷繁丰富的公共文化活动最具生活意味,将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使人...[详细] 时间:2015-11-23 08:58 查看:665次 标签:闫平公共文化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价值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中华民族不断创造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几千年来从未间断、从未断裂,今天依然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还在于它注重吸收其他文化优秀成果,历久弥新。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自我...[详细] 时间:2015-11-19 13:58 查看:1143次 标签:樊东光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文化建设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渗透的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追求,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和为世界福祉贡献力量的决心。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所指出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详细] 时间:2015-11-19 09:53 查看:889次 标签:方光华命运共同体中华文化中华民族
无论是长途跋涉去求人借书的陕北时光,还是与作家彻夜长谈不知今夕何夕的正定岁月,习近平人生的前几步,以这种方式走下来,以这种形式打下了烙印。所以无论在宁德还是浙江,他勤于思考、热爱写作的习惯并不让人奇怪。《摆脱贫困》《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之江新语》这些书的出版...[详细] 时间:2015-11-18 16:28 查看:1110次 标签:习近平文艺作品文艺范儿贾大山
早在数十年前,钱穆就说过:“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所谓文化强国的古今逻辑,其实质就是要珍惜承继有深厚民族历史底...[详细] 时间:2015-11-18 15:15 查看:877次 标签:冯鹏志文化强国文化话语体系经济全球化
深刻认识首都文化与科技创新驱动之间的辩证关系,对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常态”概念,完成“四个全面”,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详细] 时间:2015-11-18 10:14 查看:911次 标签:贾荣林新常态四个全面创新驱动
真正的艺术精品都是真善美的高度融合,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真”是文艺作品的生命之基,“善”是文艺作品的价值之源,“美”是文艺作品的持存之道,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详细] 时间:2015-11-17 10:22 查看:1330次 标签:欧阳雪梅文艺工作文艺观文艺发展
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忠实的传承者的论述,是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继承发展的正向关系的厘清,确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详细] 时间:2015-11-16 09:27 查看:2094次 标签:张岂之共产党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
文艺作品创作生产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作生产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习近平同志关于优秀文艺作品“三性统一”的论述,为我们提供了指导和遵循。...[详细] 时间:2015-11-13 15:16 查看:2447次 标签:赵金文艺作品时代精神人才队伍文艺工作者
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要注意继承中的转化与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为了复古而是为了复兴。习主席深刻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详细] 时间:2015-11-13 10:11 查看:1137次 标签:刘笑伟军事文艺传统文化文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