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既要有高尚品德,又要有真才实学。学生在大学里学什么、能学到什么、学得怎么样,同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密切相关。...[详细] 时间:2019-04-26 10:03 查看:4647次 标签:谢毅高尚品德真才实学
习近平总书记19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讲话,在广大青年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五四运动是我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广大青年要在新时代进一步赓续传承五四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向着民族复兴伟...[详细] 时间:2019-04-23 09:09 查看:673次 标签:习近平总书记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五四精神
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详细] 时间:2019-04-23 08:47 查看:195次 标签:包心鉴哲学社会科学奉献人民
文化是民族的身份特征和灵魂血脉,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实践智慧和历史记忆,维系着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命运。任何一个有文化自觉意识的民族都会珍视自己的文化,高度认同自己文化的价值,精心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对自己文化的发展前途满怀信心。...[详细] 时间:2019-04-23 08:27 查看:344次 标签:郝保权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明德在当代的弘扬和创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风尚和培根铸魂,就是“明明德于天下”,而这正是今天我国道德和文化建设所追求的目标。...[详细] 时间:2019-04-22 10:06 查看:420次 标签:江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德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和阐释。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在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重温100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加深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的认识。...[详细] 时间:2019-04-22 09:52 查看:448次 标签:陈城五四精神爱国爱党精神力量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基础设施不断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不断向农村覆盖,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但是一些地方农村也出现空心化、自然生态退化等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详细] 时间:2019-04-18 15:15 查看:531次 标签:崔新进乡村振兴文化根基
《大学衍义补》充分展现了“通古今之变”的意识,对于涉及的各项政务,都“采六经诸史百氏之言”,在参考历朝史实及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丘濬以这种方式编纂此书,并非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博学,而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政治智慧和治国方略,以解决他所处时代的现实问题。<...[详细] 时间:2019-04-18 15:08 查看:243次 标签:高寿仙大学衍义补经世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为社会作出表率。
...[详细]
时间:2019-04-18 13:47
查看:334次 标签:刘政明德风尚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基础设施不断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不断向农村覆盖,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但是一些地方农村也出现空心化、自然生态退化等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详细] 时间:2019-04-17 17:04 查看:313次 标签:崔新进乡村振兴文化根基
《大学衍义补》充分展现了“通古今之变”的意识,对于涉及的各项政务,都“采六经诸史百氏之言”,在参考历朝史实及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丘濬以这种方式编纂此书,并非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博学,而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政治智慧和治国方略,以解决他所处时代的现实问题。<...[详细] 时间:2019-04-17 17:02 查看:159次 标签:高寿仙大学衍义补经世情怀
江西省上饶市西南方约30公里处有一座鹅湖山,山势绵延,山峰叠翠,松林簌簌,溪水淙淙,景色秀美宜人。北麓一山谷平川处坐落着一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古书院,书院与山同名曰鹅湖书院。...[详细] 时间:2019-04-17 16:50 查看:473次 标签:方军鹅湖书院人文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新时代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详细] 时间:2019-04-17 10:48 查看:1663次 标签:徐广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软实力
古人讲:“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所谓“为时”、“为事”,就是要发时代之先声,在时代发展中有所作为。...[详细] 时间:2019-04-17 09:08 查看:416次 标签:习近平与元九书用典寓意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堪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不朽丰碑。1939年7月,刘少奇在延安马列学院作专题报告《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随后全文在《解放周刊》连载发表。...[详细] 时间:2019-04-16 16:09 查看:192次 标签:张叶婷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精神家园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徐斌教授的著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人学意蕴》从这一新的视角深刻研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人学价值、人学思维和人性发展要求。...[详细] 时间:2019-04-16 16:07 查看:604次 标签:韩庆祥制度建设人学光辉
新时代的新青年,奋斗是永恒不变的主题。纪录片作为一种有力量的社会记录,要善于打造新内容、敢于唱响主旋律,助力对新时代青年精神的引领,为奋斗在各个岗位上的中国青年造像。
...[详细]
时间:2019-04-16 16:00
查看:240次 标签:李政正能量故事中国式青春
《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是一部古代神魔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中历史与神怪题材相结合的完美典范。该书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诸仙斗智斗勇、破阵斩将封神的故事。在毛泽东喜欢的古典文学名著中,《封神演义》占有特殊位置。他经常通过书中的故事来讲述重要道理,以此启...[详细] 时间:2019-04-15 18:51 查看:311次 标签:陈思毛泽东封神演义
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文学艺术创造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文艺工作者要走进实践的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详细] 时间:2019-04-15 18:47 查看:355次 标签:郑志坚柳青文艺界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安全关乎国家稳定、民族团结、精神传承,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中华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国文化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我们需要把握当前经济全球化复杂变化的新趋势,正确处理好文化开放与文化安全的辩证关系,在文化开放...[详细] 时间:2019-04-12 08:06 查看:300次 标签:邢云文文化开放国家文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