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忠贞为国酬,何曾怕断头?”共产党员常怀赤子之心,就要常问自己入党为什么、奋斗求什么、信仰是什么,牢记使命、砥砺奋进,自觉把党和人民的事业当成自己执着追求的事业,为其奋斗终身,奉献终身。...[详细] 时间:2018-02-27 11:06 查看:394次 标签:刘政赤子之心不忘初心
逻辑以其特有的规范性作用于人的思维活动,为人们的思维方式提供基本准则,使秩序意识以内在的自觉性在建构生活秩序的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并以有效的逻辑规则增强思维的前瞻性,实现认知与行为在规则作用的展开中相互契合。逻辑规范是秩序意识的构成要素,秩序意识以规则方式作用...[详细] 时间:2018-02-26 13:12 查看:355次 标签:宁莉娜逻辑规范逻辑向度秩序意识
侍御史在扈从皇帝巡狩过程中或者回到洛阳后,还有被擢升和赏赐的记录,《后汉书·循吏传》有两条记载:“(王)景三迁为侍御史。十五年,从驾东巡狩,至无盐,帝美其功绩,拜河堤谒者,赐车马缣钱。”汉明帝因为王景治理黄河有功,在巡行过程中封他为河堤谒者。还有王涣,“永元十...[详细] 时间:2018-02-26 11:32 查看:413次 标签:王汉卫东汉侍御史皇帝巡狩
在当今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过程中,中国的文化自信也体现在文化交流中掌握话语权。这种话语权不仅表现在思想和内容的引领上,也要在话语方式上更便捷,更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而作为对语言提炼最规整的语言方式,骈体是最好的选择。...[详细] 时间:2018-02-26 11:18 查看:334次 标签:莫道才骈文古代文本书写
对中国而言,全球学还较为陌生,在中国构建、发展这门学问大有可为。当前,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相应国际责任,为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难题和挑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不断增强我国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能力,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详细] 时间:2018-02-26 09:46 查看:424次 标签:蔡拓全球学人类社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庄严宣告,“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处身新的历史方位,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领导干部没有广博的学识、缺少宽阔的眼界,就难以洞察时势、多谋善断、驾驭全局,更别说当好“施工队”,掌握主动权。“一息尚存,绝不松...[详细] 时间:2018-02-26 09:35 查看:701次 标签:尹卫东党的十九大报告社会主要矛盾
在中国日益走向海洋的21世纪,国人的海洋意识已不断增强,在对海洋开发和海权维护的物质利益诉求之外,关注海洋意识中蕴含的“平等、多元、宽容、共同发展”的内涵,以及由此孕育的人文理念,也是古代珍贵文化遗产带给我们的启迪。...[详细] 时间:2018-02-24 11:16 查看:614次 标签:孙键南海Ⅰ号宋代社会
优良的家风是祖辈先贤留给后代子孙宝贵的精神财富。构建优良家风既是严要求更需真践行,不仅关涉到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更成为繁荣百姓文化生活的有力推手;而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力,往往和以此文化为生活信念的人群自信感是紧密相联的,与作为社会基本单元的家庭涵有的文化与信念更...[详细] 时间:2018-02-23 20:16 查看:549次 标签:家风文化十九大中华民族
汉藏及多民族文明关系史研究首先通过藏汉神话体系、岩画类属、建筑样式、丧葬仪轨的比较,探析汉藏民族之间在基层信仰、意识形态领域的共性,指出其中透露的汉藏民族文明共生关系的必然性。用不同民族的战神图腾和感生神话说明西藏神话与满通古斯草原萨满文明的联系。...[详细] 时间:2018-02-23 14:47 查看:274次 标签:中华文明史汉藏文明中国文明
呼吁传承传统文化自觉意识,还在于当代生活形态减少了和传统文化直接相关的具体载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自觉把古典精神世界显现出来,进而提供给广大人民,给人民精神生活更多样选择。...[详细] 时间:2018-02-23 10:08 查看:528次 标签:陈来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很多学科门类销声匿迹,永远尘封在历史的河床之中。但是,千百年来,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无论风云如何变幻,文艺始终与人类相伴同行,携手共进。...[详细] 时间:2018-02-22 13:55 查看:383次 标签:张江新时代新文艺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几年前,党中央、国务院专门出台过《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近日发布的《民政部关于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意见》还提出,力争到2020年,实现城市社区平均拥有不少于10个社区社会组织,农村社区平均拥有不...[详细] 时间:2018-02-14 09:55 查看:485次 标签:魏永刚党的十九大报告乡村振兴战略
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解析“和而不同”,“不同”,是指客观世界事物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和”,是指不同事物相辅相成、共生共长。“和而不同”,就是各种不同事物在矛盾斗争中相互依存、有机统一。“和而不同”,生动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斗争性与同一性关系的道理。...[详细] 时间:2018-02-14 09:52 查看:410次 标签:吴铭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
事实上,司马光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他不仅是名重千古的政治家,与司马迁交相辉映的史学家,还是一位身体力行的礼学家。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司马光是宋元以后家庭伦理思想和家族文化建设的创始巨擘,被奉为儒学教化的典范。...[详细] 时间:2018-02-14 09:26 查看:577次 标签:丁万明家庭伦理思想家族文化建设儒学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廉文化与礼文化一样占有重要地位。“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公生明,廉生威”等古训都意在强调廉洁的重要性。...[详细] 时间:2018-02-14 09:24 查看:2398次 标签:吴小雪中华传统文化崇礼尚廉
习近平同志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详细] 时间:2018-02-13 09:56 查看:382次 标签:刘润为文艺创作历史虚无主义文艺作品
年俗是“年文化”的具体载体,我们所以感到年味儿淡薄,不是没有年的情结,而是传统年俗日益消减所致。善待传统年俗,同时积极构建当代年俗系统,让年的灯笼在大年根儿红红地照亮。...[详细] 时间:2018-02-13 09:55 查看:332次 标签:冯骥才传统文化年俗文化春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各地应充分挖掘、有效整合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优势资源,在发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注入先进思想和创新元素,使其融合历史、融入时代,打造文化精品,形成文化品牌,让文化芽苗尽快生长成枝繁叶茂的...[详细] 时间:2018-02-13 09:46 查看:442次 标签:龙和南精神食粮文化产业文化自信
“致中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它熔铸于中华五千年文明之中,内化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当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这一过程中,对“致中和”这一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可以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独有的中国智慧,有助...[详细] 时间:2018-02-13 09:44 查看:468次 标签:李海峰儒家思想优秀传统文化修身养性
节日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明显标志。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衰,往往联系着民族主体生存状况和生活方式的进退。人们喜欢或不喜欢过什么节日,并不是孤立的、完全随意的,而是和人们社会生活节奏、精神生活追求相联系的。...[详细] 时间:2018-02-12 14:45 查看:241次 标签:李德顺民族传统文化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