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美育课程,没有实践,就没有内在修养的提高。只有“学”和“演”两者的结合,才能够真正实现美育的价值。...[详细] 时间:2016-09-06 10:27 查看:572次 标签:王登峰美育实践核心价值观
今天的中国,正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全世界都在瞩目G20杭州峰会中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而“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一语揭示了中华文化能够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可以说是中华文明带给世界的重要精神财富。...[详细] 时间:2016-09-05 13:25 查看:565次 标签:赵建永古语与时俱进穷则变变则通
当今世界,由于交通与传媒十分发达,各国、各民族的交往更为便利,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也更为频繁。但有一点始终无法改变:文化依然是民族生存发展之基,每个民族必须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详细] 时间:2016-09-05 09:38 查看:508次 标签:彭林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文化交流中华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不是凭空、偶然产生的,而是由我国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基本国情决定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包括历史文化实际实现有机结合的产物。所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国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详细] 时间:2016-09-05 09:04 查看:1049次 标签:高长武治国理政传统文化价值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文化之妙,妙在它的意境与情韵,却又远远超越意境与情韵。中华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对以往数千年思想文化的凝练与总结,又经过了以后数千年历史与生活的选择与检验,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社会感悟与人生智慧,它们的本质在表达真理。...[详细] 时间:2016-09-02 10:39 查看:565次 标签:闻闻中华民族中国自信中华文化
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的改革目标要求,同时按照“决策、执行、评价监督三分离”的原则,设置有利于资源开放性配置、社会化大系统循环的职能管理流程,建立大部门制管理结构,成为新时期深化文化改革的战略性突破口。...[详细] 时间:2016-09-02 10:23 查看:650次 标签:傅才武文化体制改革文化行业信息技术
重温毛泽东写秋景的诗词,让人神清气爽,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还有一层一层的“六盘山”去攀登,去征服。“萧瑟秋风今又是”,我们正在走新的长征路上。...[详细] 时间:2016-09-02 09:58 查看:392次 标签:徐廷华毛泽东诗词秋天古典诗词
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刚健有为的创新理念,这是贯穿于《周易》中的三个带有根本性的思想理念。它们在变通思维的统驭下,相生相发,相辅相成,三千多年来,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内在支撑力,充实核心价值观的正能...[详细] 时间:2016-09-02 09:56 查看:799次 标签:王充闾周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儒学是在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一些方面已经不适应今天社会的需要。但儒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包含着中华民族认识宇宙、社会、人生的许多成果,经过科学辨析和选择,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很多内容可以成为当今时代的文化资源。...[详细] 时间:2016-09-02 09:45 查看:542次 标签:方克立儒学修身立德以德治国尊师重教
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对中华文献作了这样的评价:“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括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这对于我们从文献典籍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详细] 时间:2016-09-02 09:43 查看:742次 标签:张岂之文化自信历史底蕴中华文明百家争鸣
我们要真正树立文化自信,就必然要破除西方主义对我们的精神束缚。当然,破除西方中心主义并非要再树立华夏中心主义。无论对于西方文化还是中国文化,我们都要采取一种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详细] 时间:2016-08-31 10:18 查看:316次 标签:张允熠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自信西方主义
中华文化的许多方面有助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对于现代化弊病的救治是一种有效的思想资源。中华文化本身就具有融合包容的特质,她最有希望融合中西之长,形成当代极具竞争力的文化。...[详细] 时间:2016-08-29 13:49 查看:411次 标签:郭万超中华文化人文精神中国崛起
文化自信是民族、国家、政党对自身文化内涵和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特性品质和文化生命力及其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念和信心。...[详细] 时间:2016-08-26 10:09 查看:734次 标签:徐云兰王正东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习近平同志2015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与毛泽东同志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脉相承。新讲话既有基本原则的继承和坚守,更有新时代的发展和创新,是“文化自信———文化繁荣——文艺繁荣”这一历史逻辑的展开。...[详细] 时间:2016-08-25 10:37 查看:507次 标签:叶小文文化自信文艺繁荣民族文化
文化交流不是单向的,而应该是反复传递、不断交融的过程。传播的内容一定要让双方产生共鸣并且都有兴趣,才能使双方有继续交流的动力。...[详细] 时间:2016-08-25 10:21 查看:610次 标签:沈凌中国声音传播文化
《诗经》的思想艺术价值有多高?据统计,出自《诗经》原文和《诗经》诗句经过简化形成的成语就有150条以上,平均每2首诗就有1条成语,留下了许多今天仍然鲜活的语言形式及其承载的文化意绪。...[详细] 时间:2016-08-25 09:20 查看:792次 标签:张中宇诗经艺术价值文化
我们应审慎对待、科学认识传统文化的稳定性与差异性、普遍性与特殊性,从而使其中的优秀文化更好地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造就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文化力量。...[详细] 时间:2016-08-23 10:19 查看:935次 标签:朱永刚文化自信传统文化民族特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互联网时代可以更广泛更多样更迅速地传播开来,润泽千里,深入人心,从而成为新时代培育中国文化的沃土。...[详细] 时间:2016-08-23 10:18 查看:837次 标签:黄仲山传统文化网络文化软实力
中国文化如何更好地“走出去”?大家必须认知的是,这种“走出去”应是文化远游而非产品外销,是文化融合而非价值入侵,是国际视野而非狭隘认知。...[详细] 时间:2016-08-23 10:02 查看:544次 标签:栾立银文化走出去文化产业中国传统文化文化融合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源于传统的优秀文化,基于今天的文化繁荣。文化繁荣中必有文艺繁荣,它是丰厚、博大、百花盛开的精神园地,也是文化自信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必然表现。...[详细] 时间:2016-08-22 09:14 查看:2575次 标签:叶小文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