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详细] 时间:2018-09-07 10:11 查看:1533次 标签:赵长茂文化自信中国近代史
我们的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文化的历史起源、发展、精神特质和其内涵精髓的总体性判断,是秉持对中华文化的礼敬、继承、创新性发展的一种基本立场和态度。...[详细] 时间:2018-09-06 11:02 查看:1322次 标签:蔡武文化自信中华文化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体是什么?任何一个统一强盛的文明体都需要有一个稳定坚固的文化主体,它是这一文明群体独特性之所在,也是这一群体精神力量的来源和展现。...[详细] 时间:2018-09-04 16:20 查看:505次 标签:张小平文化主体马克思主义
西汉初年刘安编修的《淮南子》中,有《说山训》《说林训》两篇。这两篇文章由若干短章集合而成,通过具体事象说理是这两篇的核心特征,骈偶对仗的句式特征在这两篇中也屡有体现。这些特征,与西汉末期出现的连珠体这一文体有着密切的文学关联。...[详细] 时间:2018-09-03 15:30 查看:501次 标签:管宗昌淮南子连珠体
金城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出现频率较高,《佩文韵府》所收录的条目除金城之外,还有金城塞、金城固、金城宫、金城安、金城坊等,多达18条。金城具有多种内涵,并广泛运用于多个领域,其文化意蕴的丰富性使得它作为经典意象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因此,把握金城意象的文化意蕴,...[详细] 时间:2018-09-03 15:28 查看:455次 标签:赵德波金城意象文化意蕴
站在图书收藏单位的立场,上面的看法不会是他们乐于采取的态度和方式,但我相信,对古代典籍来说,最好的、真正的保护就是使用。从根本上说,使用的意义也高于保藏。...[详细] 时间:2018-09-03 15:26 查看:420次 标签:蒋寅古籍保护学术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详细] 时间:2018-08-31 14:45 查看:1205次 标签:康琼中华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中华典籍浩如烟海,是全世界最为绵长悠久、最为庞杂浩大的文化传承,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国人根本,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基因。...[详细] 时间:2018-08-31 11:19 查看:717次 标签:谷敏中华典籍文化传承
“兴文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详细] 时间:2018-08-31 10:58 查看:678次 标签:文化建设“兴文化”使命任务
儒家把《诗经》《尚书》《周礼》《乐经》《周易》和《春秋》奉作经典,总称“六经”,这是大家所共知的。...[详细] 时间:2018-08-28 13:35 查看:815次 标签:关关雎鸠周非诗经
文化传播事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必须时刻抓紧抓好。可以说,一种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不仅取决于其思想内容,而且取决于其传播能力。...[详细] 时间:2018-08-23 10:21 查看:533次 标签:杨国辉文化传播意识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源于先进思想理论的科学指引,源于深厚的文化根脉和独特的文化优势,也源于对我国文化建设中问题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详细] 时间:2018-08-23 10:17 查看:666次 标签:李文阁问题意识文化自信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取得重大进展。从最初单纯依靠政府有关部门组织推广,到民间传承人自发宣传,再到学界、媒体、商界加入传播,传播主体日趋多元。...[详细] 时间:2018-08-23 10:12 查看:571次 标签:范周非遗传播中华文明
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指引下,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详细] 时间:2018-08-21 13:49 查看:3061次 标签:江凌徐铭钦中国文化软实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运用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开辟中国道路的思想结晶,只有以其中所蕴含的这种当代中国哲学阐释中国道路,才能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详细] 时间:2018-08-08 09:59 查看:487次 标签:毛卫平中国哲学中国道路
读书是一段长期的历程,大家只有把各种零碎时间利用起来,多读与工作相关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新规则的书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做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才能不断“刷新”自己的知识库。...[详细] 时间:2018-08-07 15:14 查看:845次 标签:施保国读书马克思主义
今天的世界与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已有很大的不同,即使像他这样具有强大预见性和想象力的思想家,也难以完全预见到技术和资本对当今世界的改变。...[详细] 时间:2018-08-07 14:31 查看:473次 标签:张汝伦中国哲学中国思想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血与火的革命岁月中创造出的文化形态,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优化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宝贵历史资源,为塑造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提供着现实启示。新时代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必须把握其三重意涵。...[详细] 时间:2018-08-03 15:30 查看:569次 标签:刘晓华革命文化中国共产党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中华民族生态文化积淀丰厚、举世无双,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文化血脉。...[详细] 时间:2018-08-02 09:29 查看:521次 标签:王利华中华文明生态文明
自古以来,“学”与“游”的关系始终是世人探讨的主题。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但受限于客观条件,行路人少,蠹书者众。...[详细] 时间:2018-08-01 14:24 查看:460次 标签:刘博超游学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