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详细] 时间:2018-06-26 09:55 查看:377次 标签:龚松柏中国特色文化消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网络节目已经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娱乐消费的主要平台。有数据显示2017年12月底,29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已经达到52.9%以上。网络视听节目作为在互联网上的流量端,对青少年的行为方式有着深远影响,同时也承担着传承与创新中国文化的使命。...[详细] 时间:2018-06-22 16:51 查看:623次 标签:央广网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产业发展。观念体系构成文化的具体内容,并以其特有的渗透力弥漫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影响着国家的政治选择和发展方向,乃至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变迁。...[详细] 时间:2018-06-22 10:46 查看:526次 标签:袁星洁向志强文化产业

  • 韩长赋表示,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利于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通过举办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农耕文化和民俗活动,可以丰富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展示新时代新农民的精神风貌。...[详细] 时间:2018-06-21 15:49 查看:460次 标签:韩长赋中国农民丰收节丰收节秋分

  • “我们一起奋进接力,让我们一起播种希望耕耘土地。我们自信,我们前行,看中华儿女走向新的天地。”看过电影《厉害了,我的国》的人,对电影主题曲《新的天地》的旋律一定不陌生。随着影片的热映,音乐的旋律在越来越多人耳畔萦绕。“燃爆了!唱出了我们的心声。”有网友这样评...[详细] 时间:2018-06-20 11:18 查看:679次 标签:郭超新时代中国梦

  • 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古人说:‘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希望广大院士善养浩然正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院士称号学术性、荣誉性的本质...[详细] 时间:2018-06-20 11:13 查看:609次 标签:宋颖习近平道德修养

  • 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是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内容的“上海精神”的体现,引领上合组织成员国在文明大花园中兼容并蓄,共同繁荣发展。...[详细] 时间:2018-06-18 09:23 查看:495次 标签:钟声青岛峰会文明观

  • 有统计显示,在中国56个民族中,半数左右拥有属于自己的端午节。比如彝族都阳节,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及金沙江沿岸等地流行。在节日这一天,每家挂上菖蒲和艾叶,孩子们用雄黄酒擦脸,青年男女包好粽子,在山间草坪唱歌跳舞尽情娱乐。...[详细] 时间:2018-06-18 09:20 查看:549次 标签:文化自信端午文化民族精神端午节

  • 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推进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结合时代要求传承创新,让中华文化焕发出绚丽的新时代风采和世界魅力。...[详细] 时间:2018-06-18 09:19 查看:1034次 标签:传统文化端午节文化自信

  • 习近平敬佩父亲“为人坦诚、忠厚”,决心“学父亲做人”。习近平敬佩父亲“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从不居功,从不张扬,对自己的辉煌业绩视如烟云”,决心“学父亲做事”。习近平敬佩父亲“心中始终有一盏明亮的灯,永远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从父亲身上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详细] 时间:2018-06-17 09:27 查看:742次 标签:习近平父亲节习仲勋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详细] 时间:2018-06-17 09:14 查看:715次 标签:习近平端午节精气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这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文化繁荣,实施网络文化惠民提供了新的契机。可以说,网络文化惠民是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实现文化惠民的重要形式和载体。...[详细] 时间:2018-06-15 15:47 查看:437次 标签:谢志强黄磊网络文化建设文化惠民

  • 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道德精髓、现代价值和传承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过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系统的传统文化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崭新阶段。...[详细] 时间:2018-06-15 15:21 查看:509次 标签:习近平端午节家国情怀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这不仅构成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而且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思想的实践指向。...[详细] 时间:2018-06-15 10:21 查看:638次 标签:冯鹏志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思想十九大报告

  • 上合组织“行胜于言”,从最开始不被世界注意,尤其不被西方看好,到今天真正显示出合作的成效,参与引领新一轮的海陆一体经济全球化,从而为世人所瞩目。在这个意义上,“上海精神”既与儒家文化相通,又是新型国际关系的创造。...[详细] 时间:2018-06-13 13:27 查看:414次 标签:谢茂松上海精神儒家文化

  • 民俗、节日、歌舞、戏曲、传统工艺等,之所以被看作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文化财富,就是因为在相关的实践活动、艺术形式中,积淀和蕴含着天地、人生、历史的丰富关联。保护非遗、激活非遗、振兴非遗,其终极目标便是重建人与天地、现在与过去的联系。这是一种令人憧憬的梦想。这种...[详细] 时间:2018-06-12 09:28 查看:453次 标签:陈岸瑛非遗文化优秀传统文化

  • 时空社会学的迅速发展表明,社会学作为一个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的学科,响应社会实践的呼唤,紧扣时代主题,是其促进学术发展的根本所在。...[详细] 时间:2018-06-11 14:45 查看:956次 标签:景天魁时空重塑时空社会学

  • 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告诉我,中国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中国才能复兴;中国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主张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中国才能前进。...[详细] 时间:2018-06-11 14:40 查看:407次 标签:张海鹏中国政治术语学术论证

  • 理藩院最初称作蒙古衙门,因为这个衙门的设立就是专为管治蒙古地区的。蒙古后来征服西藏和回部,理藩院的范围自然随之扩展。但西方学者把它比附为近代欧洲国家在海外建立的殖民省,是完全错误的。...[详细] 时间:2018-06-11 14:37 查看:457次 标签:周振鹤清代中国多民族国家

  • 为了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实现世界上东方与西方、南方与北方的各国人民所共同向往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共同理想,我们必须为加强和改善各自国家的治理,加强和改善全球经济、政治的治理而共同努力,使我们共同居住的这个星球和世界变得公正合理、光明美好。...[详细] 时间:2018-06-11 14:35 查看:503次 标签:滕文生中华文明全球治理

理论大视野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