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六届六中全会学习体会(3)

核心提示:这20多年来,尤其近10年来,是我们国家和我们党的事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但好像不是社会矛盾最少的时期;是中国老百姓生活水平都有普遍提高的时期,但好像不是老百姓对我们党、我们各级政府的意见最少的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成就最大的时期,也是我们事业最辉煌的时期,但却不是我们共产党人在老百姓心目中威望最高的时期……

三、讲讲和谐社会与相关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也就是说说和谐社会跟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现代化是什么关系。

首先看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关系。十六大以后我们一直强调建立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两个社会一大一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社会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方方面面的一个全面性的发展,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内容、一个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含着和谐社会的建设,和谐社会的建设不能简单取代小康社会的建设。所以从公报看,我们现在还是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建设和谐社会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意味着什么呢?这并不是说我们社会不和谐,而是在和谐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不把这些因素消除掉,社会肯定有一天就不和谐了。构建和谐社会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条件。小康社会建设得怎么样,我们要从和谐的目标衡量,大家吃饱了、穿好了,也住好了,人与人之间却对立着,你争我夺的,社会还是不和谐的。所以我们要提倡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追求和谐,社会主义就要体现出和谐来,这是跟小康社会的关系。

其次是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现在我们强调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今天工作的一个指导方针、一个战略思想,这个指导方针包含着方方面面的内容,也就是说十六大以后提出的新的理论命题都可以往科学发展观上归纳。和谐社会是一个具体的社会发展目标,我们可以说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或者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是从发展的角度去寻求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是从实践的角度体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体的要求,包括理论上的特点,我的体会是都可以放在科学发展观的体系中去,可以说都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当然这个问题我们最后要统一到中央的思想和党的文件上。

与现代化的关系就更明确了,从前一段时间胡锦涛总书记讲和谐社会,到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决议,我们看到了什么?就是我们对现代化的理解更深刻了,对国家社会目标的把握更全面了,过去我们讲现代化就是富强、民主、文明,现在加了一个和谐,由三位一体变为四位一体了。前三个是基本路线的目标,现在加了和谐,基本路线也充实了,就是说和谐社会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