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促进和谐,发展巩固和谐,稳定保障和谐——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3)

核心提示: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长过程来看,我们要处理方方面面的很多重大关系,比如说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体制改革的关系;在区域发展问题上,东中西部的关系怎么处理?在各个行业之中怎么做到和谐发展?这都是我们要正确处理的、全面落实的方方面面的关系,但是在这一系列重大关系当中,我认为最大的关系就是改革、发展、稳定与和谐的关系……

三、从操作层面看

下面讲具体一点,是属于操作层面上的一个新提法,全面认识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与和谐的关系。大家知道,以前我们对改革发展稳定这三者的关系讲了很多,六中全会又提出这么一个重大的关系。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任务繁重,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长过程来看,我们要处理方方面面的很多重大关系,比如说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体制改革的关系;在区域发展问题上,东中西部的关系怎么处理?在各个行业之中怎么做到和谐发展?这都是我们要正确处理的、全面落实的方方面面的关系,但是在这一系列重大关系当中,我认为最大的关系就是改革、发展、稳定与和谐的关系。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社会主义需要处理若干重大关系,其中以下关系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长期性(前瞻性是说在可以预计的将来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新判断)。

(一)以改革促进和谐

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前面实际上已经回答了,有人老是觉得现在提法太多了,提法是比较多,但是我们冷静思考一下,有些提法是统揽全局的,有些提法是局部性的。有些提法很重要,但是只是局部性的,比如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那就是对千千万万共产党员来讲这是很重要的事;西部大开发的提法也很重要,但仅仅是对西部来讲,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是统揽全局的。统揽全局的战略思想是怎么提出来的?肯定不是哪一个领导拍拍脑袋说出来的。这届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直接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是什么?就是我们国家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出现了一系列阶段性的特征。这个阶段性的特征,就是说这是我们在以前的发展中所没有的遇到的,现在我们遇到了,有一系列两难的问题,比如四中全会我们提出的我们现在是黄金发展期,但也是矛盾凸现期,这是典型的两难。发展很快,今后我们发展起点很高,但是当前矛盾很多。有些国家从人均1000美元到3000美元是用几十年时间才完成的,我们要用十几年时间把它完成,人家几十年的矛盾我们就聚集在15年。所以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直接的理论依据就是,我们当前遇到了一系列两难问题,进一步分解的话,我们可以看到,在国际上我们要加入经济全球化,这是不可阻挡的潮流。我们加入WTO已经五年了,今年年底过渡时期结束,各行各业都会感受到加入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经济和政治压力。这就是一种两难,不能因为我们目前受到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的压力,我们就不加入。邓小平讲,关起门来不能搞现代化建设,西方国家对我们西化和分化的战略始终没有改变,党政干部是他们重点攻关的对象,当然我们今天要正确看待这个,我觉得我们党当前很自信,一方面告诉我们各级领导思想上要有这根弦,另一方面,我们没有因为这个就拒绝改革开放,我们要冷静应对,这就是两难。至于经济上打贸易仗,那是常有的事,所以现在大家也习惯了,现在中国和美国、欧盟贸易争端、摩擦已经常态化了,但是我们尽量不使它焦点虑化,这对双方不好。

从国内讲,现在既要坚持继续发展,但同时也要强调科学发展。十几年前,我们谈到发展的时候,只要GDP能上去,国内生产总值能上去就行了。那时我们懂得什么叫环保?什么叫绿色GDP?什么叫节能?今天就不一样了。今天讲发展,不能不讲节能和环保。前不久中央出台两个政策,在干部中反响很大,一个是关于干部管理中的三个条件,一个是考核干部的政绩观,就是今后要把环保节能作为考核政绩的一个重要依据。这样,很多领导就傻眼了,以前GDP是第一标准,领导干部只要把GDP搞得高高的就可以了,现在就不一样了,既要发展,又要讲环保节能。在地区发展问题上,既要保持东部发展的活力,同时要做到东中西部协调前进。现在不能因为要开发西部,振兴东三省,中部崛起,就限制东部的发展,不行,东部要继续保持它率先的态势。十几年前我们就重点发展东部,小平的政策是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现在叫东中西协调前进。

社会各阶层也是这样子,既要鼓励和支持先富起来的,也要关心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当然,支持先富应该是支持勤劳致富、合法致富人群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很可贵的。我们不能因为先富群体中存在着为富不仁的人,就对那些先富起来的人采取什么措施。应该说先富起来的群体,绝大部分对我们发展是很有利的,如果我们全国各地的老百姓都能像浙江省老百姓那么富,交税那么多,那么我们国家的总理就好当多了。但同时我们要看到,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数量不小的弱势群体。请大家一定要注意,我们今天讲的弱势群体,不是仅仅指6000多万的残疾人,残疾人在任何国家都有。我们今天讲的弱势群体,除了残疾人以外,还包括由于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国企改制,大批原来从主流群体当中分化出来的很多下岗的待业工人,这些人原来是主流群体,原来都是领导阶级,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而且下岗待业工人大部分都是制造业系统的,用我们的话讲就是产业工人,今天他们下岗了、待业了,虽然有最低生活保障,毕竟跟在岗的不一样,他们就成了弱势群体。但是这些下岗待业工人比起农民来讲待遇还好呢。在我们国家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失地的农民,没人给他们保底,现在出现很多“三无”农民,他们“种田无地、进城无岗、低保无份”。这些加起来,我们弱势群体的数量也不少,作为政党也要关心保护他们的利益。

前几天有香港记者采访我,他是海归派的,他说严教授,我以前在国内根本不关心政治,不关心中国共产党怎么执政,后来在国外学完了到香港电台当记者,发现中国共产党很不容易,在13亿人口的大国领导改革开放的建设,而且西方国家整天都在攻击中国共产党。我说你明白这一点就不错了,我希望你们能够把我们中共的大政方针转化成香港同胞能够接受的语言,这就是你最大的爱国。他说,是是是,这就是我们采访你们的目的。我为什么讲到这个,是想告诉大家正因为当前遇到两难问题,所以出现了对改革的不同评价。很多人认为,矛盾是改革带来的,1978年以前哪有这么多事?这么说对吗?显然是不对的。在我们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期,在我们社会生活的转折期,出现了对改革不同的评价,第一大家不能感到大惊小怪,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承受能力也是越来越强了。互联网是我们社会多样性的一种表达,我们要意识到不同意见没什么,关键是各级领导要有自己的主心骨,要有对改革的一个基本评价,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和基本取向,这是最重要的。其实那些攻击改革、对改革说三道四的人,你真正叫他回到1978年前,他还不干呢,是不是这个情况?大家可能也注意到,前不久我们主流媒体重点组织了一些文章,正面阐述我们怎么看待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请大家注意,温总理在10月1号国庆招待会上讲话讲得很短,但是有一段话回答了对改革的不同评价,应该承认,这28年改革开放是举世公认的。

刚才讲到,现在有不同的评价很正常,但是我们各级领导一定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和基本取向。正确方向是什么?就是在大的方面,我们方向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取向是搞市场经济,不仅仅是经济体制改革,其他改革包括文化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都要服从我们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因为要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其他体制跟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应的话,就要改革。在改革方面,确实有不同的评价,我们也承认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对改革的某些失误如果考虑不周到,如果没有配套措施跟上去,可能引发一些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我们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和基本取向,因为有不和谐的因素出现就不搞改革,这是不对的。

我前面讲到,我们党把社会和谐放到现代化的目标中,放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上面,这是从目标、属性层面讲,实际上表明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和谐是我们执政党一个治国理政的理念。在面对着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引发了一些不和谐因素该怎么办?我们可以采取两种办法,一种就是丢掉一头保一头,比如遇到区域发展问题,不考虑东部的发展,把有限的资金集中到中部或西部,但这种做法不是一种和谐的理念和做法,和谐的理念要求我们东中西要做到协调发展,东部要继续保持它的发展态势,大家知道,我们国家的利税主要是来自东部,所以保持东部的活力对我们国家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国家目前存在着两个群体,一个是强势群体,另外一个是弱势群体。作为执政党,如果不是采取和谐的思维方式的话,那只能保一头,不顾另外一头,要么要保强势群体,因为强势群体毕竟是大多数,我们作为执政党,我们制订的政策不能仅仅考虑强势群体,要考虑弱势群体,虽然说他在我们13亿人口当中,才是十几分之一,但他毕竟也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和谐的思维方式就是不允许我们丢一头,保一头,就是要做到统筹兼顾,用一句比较时髦的词讲叫做“双赢”。作为执政党,我们出台的政策不能仅仅考虑强势群体,当然也不能仅仅考虑弱势群体,如果仅仅考虑弱势群体的话,我们国家就难以发展。

责任编辑:杨婧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