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农民增收当中的非农收入比重越来越高,2003年达到35%。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考虑,农民增收得开辟新的渠道,绝不能封闭渠道。也就是说要改革户籍制度,改善农民在城市中的福利制度,改变对农民工的歧视。这说多少年了,农民工应该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了。我们解放初期,产业工人不就是从农村来的嘛!那个时候没有农民工这个概念,进入工业大军就是工人了。现在不行,老管人家叫农民工。实际上是带有一种身份歧视的称呼。他就是产业工人,但现行的户籍制度、福利制度仍然把他隔在城市之外,隔在非农产业之外。你这样怎么能提高农村的规模经营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我个人以为,新农村建设跟城镇化绝对不要对立起来。因为城镇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你不可能指望一下子把农民都吸引过来,但是新农村建设绝对不是把农民都固守在农村,和城镇化要协调推进。而且现在新农村有新含义,新中国的50年代和80年代都有新农村建设,党的文件都有。新中国历史上有三次提新农村建设,现在有什么新意,我认为战略高度是新的,投资重点更加明确,强调农村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这是过去没有的。战略高度新就是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统筹城乡,来考虑新农村建设。80年代的新农村建设叫什么?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当时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创造,现在回过头来看,已经落伍了,如果局限于这种思路上,我们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不能完成的。现在新农村建设,就是统筹城乡,以工补农,以城代乡,城镇化、市场化和新农村建设,要协调推进。同时要发展城镇,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这样才能为农民转移出来,创造新的就业环境。第二个新,投资强调往农村建设投,过去是往城市投。第三个新,强调通过制度创新,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通过组织创新,来培育建设新农村的新农民。如果没有这个,建什么新农村?强征土地,不给够补偿,这能行吗?农民失地失业的问题非常严重。一定要有土地制度创新,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比如说承包经营制,怎么保障农民的土地经营权不被侵占。通过股份合作制保障农民的土地,收益不让花光了,挥霍了,喝酒了,赌博了。
现在我们还要考虑新的方法,光给粮食直补,也不能解决制度问题。一定要从制度建设出发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农村及宅基地土地的使用权,怎么样直接进入市场,不要再经过城市征收。还有组织创新,农民为什么愿意流到城市来?因为当地没有新文化,没有新生活,没有新的生产力,没有新的收入来源,他干嘛要留在那儿。我们在全国做了广泛的调查,问卷调查表明,74%的青壮年农民已经进城打工,离开农村,并且表示要进一步离开,剩下就是老弱病残妇女儿童,怎么建设新农村?大家知道阜阳那个假奶粉案件,大头娃娃,都是老弱病残,也没有维权的意识。有知识的农民打工的回来了,一看这不行,得投诉,这才引发出了这个问题。所以说要建设新农村,没有新农民那不是瞎扯?靠什么把新农民留在农村,或者在现在的农村培育新农民。没有组织创新就是瞎掰。新农村一定要有维权组织和经济组织,比如说专业合作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