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宏观经济形势(11)

摘要:特点:经济增长大格局是速度加快,总体健康;投资增速高位回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稳步提高;经济增长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多实惠;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效益也在继续改善……问题:投资总规模偏大,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有发展;货币增长偏快,市场上票子流通偏多;跟汇率有关,国际收支盈余性失衡突出;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迟缓,能耗和污染形势严峻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怎么出现了这样的一些新情况?我们以往的思路、理念、政策和玩得很熟的那些,都不行了。再像以前那样考虑问题,设计我们的政策手段,现在可能都是不合时宜的。

现在,人民币升值有很大的压力。人民币价格就是人民币的汇率,是由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但是现在汇率浮动的范围很小,调节不了进来的这么多的外汇。外汇进来多了,人民币相对而言,就物以稀为贵,就要升值,人民币的比价就要涨。但是现在不敢涨得太高,涨得太高以后,怕我们的企业就受不了了。我们就只好把它控制在很小的幅度内,就调节不了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这是对我们现行的汇率政策提出的挑战。所以,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引资政策、进出口政策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和新挑战。同样,也给我们企业带来了新问题。企业就面临着计算出口创汇的成本收益。我们一般讲名义汇率,过去就是跟美元挂钩的,企业可以算得很清楚,现在根本就算不清楚了。所以在这个外汇变动当中,我们要学习怎么样来估算我们的外汇成本和收益,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新挑战。具体跟欧元、日元、港币,可能还有韩元,跟这些主要的贸易伙伴,这些国家都要挂钩。但是这个比例是绝密的,我们谁也不知道。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新的困境,以后就要适应这个新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这是我们企业现在面临的新情况,将来越来越要适应这种新的情况。

国际收支盈余失衡加剧这个矛盾带来的一些新影响,内部的、外部的都会越来越复杂。中国经济是开放型的,主动参加全球化以后,就是这样一种新的态势。你想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比如说我们调整汇率,调整利率,自己说了算,不受国际干预,现在不是那么容易了。美国老压着我们,国际上老联手压着我们,确实对我们货币政策独立性带来了挑战。所以说,这要多管齐下,加以调节,才能走出这个怪圈。就是你想继续保持固定汇率,就走不出这个怪圈。国际收支盈余性失衡问题,看起来表面是一个外汇的事,实际上不是简单的外汇的事。

第四个问题,当前农民增收,难度加大。

应该说从粮食特大丰收那一年,就预示第二年农民增收一定是困难的。这么大的丰收年,粮价一定会下跌,下跌以后农民增收怎么办?国家就敞开收购,国家给予补贴,实行最低保护价。这些年一直是这么做的,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丰收了。如果国际市场粮价也是看低的,那么中国国内农民就很难受。前些年就碰到这样的情况,去年还不错,国际粮价反弹了,再加上前面给大家汇报的那些原因。粮价上升对农民来说是好事,但是这种大幅度的反弹、回落不利于稳定粮食生产,会导致那种蛛网性的波动。现在高了,到下一年以后,肯定买的少了,价格必然回落,回落以后,农民又不愿意生产。现在又面临这问题。说老实话,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农业劳动生产力太低,规模经营水平太低,农民太多,农业就业比重太高。根本出路在于什么?在于以城市化、市场化、工业化来使农民转移出来,转到非农产业,转到城市。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减少农民,缩减村庄,提高规模经营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这才是根本出路。否则永远是这种情况,年年要谈农民增收困难,除非这一年大旱大涝粮食大幅度减产,粮价大幅高涨。那么国家又不干了,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政策两难,又要稳定粮食供给,保证粮食安全,又要农民增收,而且是通过务农、种粮,渠道越来越窄。

责任编辑:陈航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