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刘海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

第四条叫充满活力。所谓充满活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社会各个要素的要求。那就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把人和各个社会要素的潜力、功能,都给开发出来。那靠什么?靠竞争,靠相互作用。所以,六中全会用的词是激发社会活力。这个社会没有竞争,也就没有活力。人类社会当然跟动物界不一样,但是这个道理差不多。大家看这个动物世界,非洲草原上的动物,跑的都很快,那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结果。狮子为什么跑得快?它要捕获食物。食草动物为什么跑得也那么快?为了防止被肉食动物给抓住。你把狮子关进了动物园,情况就变了。我就看过关进林场的狮子。2003年,我到黑龙江去考察,顺便参观了一下林场。场长很热情,领我们看他们养的两头狮子,不知道从哪儿弄来的,还抓了两只活鸭子扔进了狮子圈里,看这个狮子捕食活食。结果等了十分钟,狮子连眼神都不抬,很扫兴。后来场长忽然想起来了,说忘了你们下午要来,中午已经把它给喂饱了,看来他不会捕食了。其实,我说也未必,你不喂它,它也不一定捕了,它习惯一饿了就有人给送饭了啊。长期关进动物园的动物不就是这个现象吗?退化了。社会也是啊,各个要素不流动,人与人之间没有竞争,那么这个社会就是死水一潭。所以党的十六大,包括胡锦涛同志本人一再强调,要让一切的劳动、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类。讲究的就是活力竞相迸发出来。

第五条叫安定有序。安定有序是构建和谐社会对人民社会生活的要求。单位就不算了,单位有单位的规章制度。大家上一回班,和谐不和谐由单位来解决。你下了班怎么办?社会要安定,人民生活要讲究秩序,过去我们对这一条不是很重视,因为党政跟社会职能搅在一块了,企业、事业半社会。现在不同了,社会的职能逐渐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给剥离出来了,成为独立的要素了。但是我说,我们应该区别这两个概念,社会建设,不等于和谐社会建设。现在我们理论界、学术界经常把这个搞混,好像和谐社会建设就是社会建设。不是一回事。什么叫社会建设?这个居民小区那么多的老年人没有活动中心,没有活动的场所,这叫什么?这叫社会事业不发达。后来找到咱们财政局了,拨点款,各级党委大力支持一下,全社会关心一下,这个老年人活动中心建立起来了,领导去剪彩了,这叫社会建设。

为什么不说它叫和谐社会建设?活动中心是建立起来了,但是你只让老干部去活动,不让老工人去活动,那能和谐吗?说争取了,老工人也可以去活动了。你只让本地人去活动,外来投亲靠友的老年人眼巴巴看着,能和谐吗?所以社会建设成果让全社会共享,这才能使社会建设转入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二者不是一回事。当然社会建设是个基础,首先得有这个实体,得有这个成果,这样才能有助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和发展。那么加强社会建设,最主要的是扩大建设民主,推进公民自治。这就要求我们党政机关恐怕要简政放权。现在我们面临的一个矛盾,就是社会事业飞速发展,或者是迫切地需要发展。但是呢,我们这个政治体制还具有权力过分集中的特征。所以二者之间的差异也经常使社会矛盾频繁发生。

像这个上访告状,动不动就上党委政府去告状,一方面表现出我们对党和政府的高度信任,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党和政府,正像邓小平说的,管了一些不该管的事,很容易把自己卷入到矛盾的漩涡之中,成为矛盾的一方。所以解决这个矛盾,必须转变政府的管理职能,转变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社会矛盾通过基层民主,通过自治,化解在基层,消解在萌芽的状态,以保持社会的稳定。

第六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条表面上看规范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和谐的内容仍然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现在,我们国家有许多专有的名词,什么私挖乱采,乱采乱伐,私搭乱建。所以政府就有这个纠风办、治理办等,很有中国特色,表面上是人和自然的关系高度紧张了,实际上背后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问题。就以煤矿来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没有理顺,国家和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没有摆平,结果必然是私挖乱采。对森林来说,这两个关系也没有理顺,没有摆平,带来的结果必然是乱砍乱伐。人家说穷了,穷是根子,那不一定。居家过日子,你穷就能破罐子破摔吗?正因为穷,所以才要精打细算嘛,把这个钱都用在这个刀刃上。那么你居家过日子能做到这样,整个社会怎么做不到了?还不是说你这个社会关系出了毛病、出了问题了嘛!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从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入手。当然人与自然的这个和谐程度,恐怕一方面是人与人和谐的延伸和外在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人与人和谐程度的一个标杆。

以上这六条,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它的意义在于回答了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去构建现实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

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有一个比较普遍的说法,那就是新旧世纪之交,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2002年人均GDP又突破了一千美元的大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向着人均三千美元努力。而这个时期,从国际一些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既叫黄金发展期,又叫矛盾凸显期,是发展的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如果政策得当了,就能够推进现代化的顺利进行;如果不能解决这个时期的矛盾,就会导致经济社会的长期停滞,甚至出现社会的动乱,导致社会的历史的倒退。这是不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的依据吗?当然是,不能说不是。

但各个国家的情况不一样,并不是说到这个时期才要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比如说中国,1946年到1949年,那个时候人均GDP是多少啊?可能不到一百美元,但矛盾却非常的突出。国共两党的矛盾必须由“三大战役”来解决,这是世界上比较罕见。那人均三千美元,就没有矛盾吗?也不见得。尤其是我们中国人均三千美元以后,矛盾肯定还会有,尤其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地底下的东西越抽越少,我们人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不是矛盾吗?而且,国家也不一样,像英国,法国,德国,美国,这些国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经历了资产阶级的革命,经历了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又经历了内战,经历了劳资两大阶级的冲突,什么都经历了。还发生了对外扩张。但并不是说所有的西方国家都是这样,像北欧的一些国家,人家发展得就比较平衡,比较平和。所以,瑞典的首相来中国访问,为了表达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人家特意强调,八国联军里面没有我们啊!你看人家不在八国联军里面,特别强调这个发展的比较平稳。也有人老是举拉美的例子,叫做拉丁美洲的现象。是说在这个时期,这些国家出现的停滞不前的状态。其实也不是这样。像拉丁美洲的智利,智利在发展过程中,尤其是近几年里人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就比较协调,这是拉丁美洲公认的。所以各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不同的国情状态下,情况并不都这样。但是有一点,都得构建和谐社会。

所以我们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依据不能仅仅是放在这个关键时期、这个框架里去理解,眼界思路应该打开,把它放在三大规律的视野内加以考察。哪三大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

责任编辑:刘晓楠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