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与人生修养

核心提示:读史可以自知,可以提高文化素养,可以励志,可以开阔视野。历史是由人组成的,成和败是人组成的。那么多历史人物,为什么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我总结历史上所有人物,成功的原因就是四合——天合、地合、人合、己合,合作的合。所有失败的共同的根本原因就是四不合,天、地、人、己都不合,逆着来。

在座的大家,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都有,现在知识学习越来越专门,我觉得所有的学科都重要,但是有一门学科,就是历史学,不管工作多忙,都应当学。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说了一句话: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我个人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话不是说其他科学不重要,而是说历史科学重要,每个人都要学。为什么历史科学这么重要?每个人都要学?我想至少有四点理由。

第一点,读历史可以资治。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头讲,“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就是从历史兴替成败的经验教训里面,来考察当今得失,不断调整当今得失,起一个资治的作用。我想这个对公务员、知识分子来说,大概都很重要。这是一层原因,就是资治。

第二点,读历史可以提高文化素养。对所有有阅读能力的人来说,都有一个文化素养问题。特别是我们做文化教育、科学研究以及文学艺术的,大概历史知识越丰厚,文化的涵养、文化的素质要好一些。前不久,我和于丹老师去了台湾,她讲《论语》,我讲历史,陪同我们的是一个搞出版的发行人,大体相当于我们出版社的社长。我们吃饭,于丹背一段,他就接一段,不断地这么说,一会儿唐诗一会儿宋词,一会儿汉赋,一会儿优秀的散文。我们就觉得那些发行人很有文化,传统的文化经史子集的知识绝对很丰富。

第三点,读历史可以励志。不光二三十岁的青年人有这个问题,各个年龄段都有,七十八十这个年龄段都有。我在外地有一次演讲,主持报告会的是一个省的常务副省长,完了以后他跟我说,阎老师,我生命当中碰到几次大的挫折,我早听你的报告,早吸取一些经验教训,可能这些都可以避免了。他说我管业务,我就光低头抓业务,好多大的事情没有思考,结果生活的道路当中碰到了很多麻烦。他已经是常务副省长了,回过头还谈这些问题,说明各个年龄段都有励志跟修养问题。

第四点,读历史是学术功能的需要。对史料、事实不断进行考据,不断否定一些错误的东西,这个主要是历史学工作者的责任。但是其他人能力所及,做一点也可以开阔视野。我跟不同行业的朋友进行过交流,都觉得历史重要。

我今天不说世界历史,就说中国历史。中国历史,文明史是5000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3000年。我们就说有文字记载的这段历史。我个人想,是不是可以分三段。

第一段我把它叫做古世史,主要包括商周两朝。我们知道,商有甲骨文,夏朝的文字尽管有人说绳文,陶器上有点绳文,但是还没有得到完全证实。肯定证实的就从商朝甲骨文开始。《三字经》说:“东西周,八百年”,加上商,合起来算1000年,这是我们中国第一段的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第二段的历史就是自秦王嬴政开始的2132年的历史。嬴政自以为功高三皇、德盖五帝,自称始皇帝,这年是公元前221年。也就是从这年开始,中国开始有皇帝,直到公元1911年,就是宣统三年,这2132年历史有很多的特点,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有皇帝,这段历史过去把它叫做封建社会的历史。鸦片战争以后这一段,又把它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责任编辑:陈航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