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党中央向全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各级党委按照中央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做了一系列工作部署,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工作成效,特别把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在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正在取得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阶段性成果。随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不断深入,学习型政党建设作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迫切需要构建一个适应新形势新时代新情况新发展的目标蓝图和实施措施,这是一项大工程,需要科学可行的体系建构。
一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智慧勇敢创新的民族,伟大的人民造就伟大的政党。90年的光辉历程,从战争学习战争,从实践学习实践,风雨兼程,丰碑闪烁。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8年艰苦斗争,使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战斗中成长壮大;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29年曲折发展,使中国共产党从建立政权到恢复经济,从巩固政权到发展经济,在探索中前行;中国社会主义改革30年开拓创新,使中国共产党从总结执政教训到实行改革开放,从建立市场经济到提高执政能力,在改革中创新。所有历史的演进,贯穿许多真理性结晶与科学性真谛,其中寓意深刻之一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学习中成长壮大,在学习中成熟提高。这种学习,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阶段有其不同历史意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四项思想理论表述代表不同蕴意。但是,就其理论体系而言,归结为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部分。当前,学习型政党建设必然以学习这两大理论体系为最基本的思想理论必修课,同时还要以中国共产党历史作为其首要基础课。这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两个最基本的学习范畴。但是,要真正把学习型政党建设提高到科学性理论建设的高度,提高到引领全国各族人民振兴中华与驰骋世界的高度,还需要进行科学系统的谋划与探究,特别是对学习型政党建设进行有针对性有可行性有科学性的系统化。这是历史的要求,时代的要求,发展的要求和执政的要求。
依据世情国情党情民情,不同对象有不同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党员队伍按照行政权利分工包括可划分高级干部党员、中级干部党员和一般干部党员、普通党员;按照业务性质分工可化为专家型党员和非专家型党员;按照阶级阶层行业分工可划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部队、干部、青年学生及其他劳动者和建设者等。这些划分有交叉,但是,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角度说,因为各类党员个人自身素质不同,其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需要不同的选择与实施,只有实事求是、以人为本,才能达到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真正目的--提高全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进而达到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科学化。这是学习型政党建设体系设计理念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就全党而言,学习型政党建设的体系建构至少应当包括:客观要求和重大意义、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组织领导和基本要求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