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方来英:缓解首都看病就医难题

(本稿未经报告人审核。作者观点不代表宣讲家网立场。未经宣讲家网站同意,请勿转载。)

卫生是民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清洁卫生又是每个人一生当中都必须要接触的活动,因此,每个市民都对卫生工作有很高的要求。市卫生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同志们的鞭策支持下,一直都在努力把卫生工作做好,但当下看病就医难的问题的存在,说明我们卫生局还得继续努力。

多年来卫生工作所取得的成就

全世界谈卫生,包括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总是依靠指标来评判。那么,这些指标当中最核心的指标有三个——一是地区的人均期望寿命,二是孕产妇死亡率,三是婴儿死亡率。这三个指标可以全面评价和衡量一个地区卫生的总状况,同时,也是人类发展指数中的核心指标。

2010年北京的人均期望寿命达到了80.1岁,孕产妇死亡率达到十万分之12.14,婴儿死亡率是千分之3.29。这是我们在“十一五”期间在卫生工作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可期望寿命要比美国还要高,而同过去相比,在1949年时,人均可期望寿命大概只有30多岁。

这些数字背后说明了什么呢?是卫生工作的支撑。北京市是全国医疗卫生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全市有6539家卫生机构,这还不包括驻京部队系统,也不包括2972家村卫生室,其中有550家医院,158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家妇幼保健院,28家专科疾病防治院,还有急救中心、疗养院等等。但这些资源不仅在为北京市常住人口服务,同时还在为全国人民提供服务,这也就造成了在医治本地病患之外,还要承担很多的外地病患,这样从侧面说明北京市的医疗水平代表了共和国的医疗水平。医疗人力资源水平在“十一五”期间得到了大力发展,全市有17万卫生技术人员,包括66000名医生,67000名护士,他们为北京市民提供了医疗卫生保障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另外一个反映医疗人力资源丰富的数据是每千人口的医疗人员数量,现在北京市每千人口达到5.24个职业医师和5.3个注册护士。

卫生医疗水平提高了那么多,为什么还存在这么突出的医疗难和贵的问题呢?我们必须要看到2006年全市门急诊总量是1亿,而到2010年达到了1.46亿,增长的非常快。这个数字发展的背后,存在两个因素的影响:

第一,随着改革开放和国家的发展,政府有了条件,老百姓也有了能力去获取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过去是有病扛着,现在则不同了,能去医院就诊。比如说新农合的实施,过去农民没有医保,现在参加了新农合,报销水平也就提高了,随着医保覆盖面的不断扩大,被压抑的医疗需求将会逐渐释放。

第二,卫生系统职工工作量增长超过人员增长数量。这两者之间大约是6%的卫生人力增长去支撑11%的医疗诊疗总人次的增长。也就是说卫生系统现在承担的压力比过去要大。之所以能够用6%增长去支撑11%的增长,反映的也是医疗技术的提高。以病人住院为例,2010年病人出院数是182万,而在2006年的时候是132万,2006年一个病人平均住院时间是19天,如今,三级、二级、一级医院平均下来是15天,三级医院甚至达到了12.8天,而全世界三级医院的平均值是16.5天。去年北京地区一家三级综合医院年门急诊总量达到了大约110万人。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我们的医疗效率提高的很快。

责任编辑:刘晓楠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