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方来英:缓解首都看病就医难题(3)

 

下一阶段提高医疗水平的重点举措

要有效推进医疗服务建设,就必须要建立健康档案,将健康档案和终身的医疗服务记录给捆在一起的方法就是建立电子病例。北京将用3—5年的时间实现电子病例的整体覆盖,到那个时候,任何一位北京居民,在任何一家医疗机构,完成一项医疗服务,都将被记录在电子病例中,大大提高了医疗效果和效率。

卫生工作的终极目标是健康管理,而不是单纯的看病救人。因此,卫生工作就必须把战线前移——建设健康常识。建设健康常识是“十二五”规划中卫生工作的关键主题,也是第一次编制城市的健康专项规划。北京迈出的第一步是推出了“十年健康北京人”的规划,在此基础上,我们推出了一个五年规划,其中就包含人群健康指标,它又可以分解为卫生指标、人均体育用地、参加体育锻炼、成人吸烟率、中小学生肥胖、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的控制等等。在这些内容中,今天要强调的是健康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是没有形成一个健康生活方式。恶性肿瘤,心血管、脑血管疾病的背后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什么是健康生活方式?前段时间北京市卫生局发布了历史上第一次健康北京人生活指引,那些指引里就包括运动要一周三次,一次30分钟。

城市建设是不是在为市民健康服务?过去我们在发展过程当中,没有重视这个问题,现在正在逐渐改变,比如蓝天问题、空气污染问题、绿化问题等等。城市建设归根到底都在为人的健康提供服务——就是社区卫生服务的能力开始增加。2007年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是2483家,2010年3629家,如果包括一级医院、社区、诊所、卫生院和村医室在内,实际上已经达到5000多家,也就是说1.46亿的诊疗总人次中,将近5000万在三级医院,4000万在二级医疗机构,6000万在基层。对于基层诊疗的比重,在政府推行社区卫生服务之前,大约是占就诊总人次的5%,现在将近30%左右。更为重要的是,经调查显示,老百姓对社区服务的满意度达到74.9%,一名社区医生一天大概要接待17名社区居民。

社区医疗服务的推广,有效的缓解了看病难的问题,到社区医院看病的人有一部分是不需要专科医生进行诊疗和维持性治疗的病人,如果这些病人的诊疗任务都在基层完成,就能大大减少三级医院的压力,好让这些医院能够“腾出手来”更好地为疑难杂症服务。但是实现这个想法需要漫长的过程,那么现在怎么办?就要去挖三级医院的潜力,这也是北京医改要集中力量做的一件事情。

怎么提高三级医院的服务效率,更多地为市民提供健康服务呢?我们做了以下几件事情:

第一,双休日全天门诊。从2010年5月开始,积水潭医院、朝阳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开始推行双休日双开门诊,25家大医院11月开始启动双休日门诊。现在,我们要求11所郊区县二级综合医院在2011年上半年内也启动双休日全天门诊。统计显示,双休日全天门诊从11月试点开始到现在,15周内双休日接诊患者1550093人次,占15周门诊总量的14.8%。现在双休日门诊承担的单日工作量已经达到平常工作量的44%,像儿童医院周末的工作量跟平常的工作量已经没有区别。医生每天工作的平均时间是9.4个小时,每天工作时间超过9小时的占了总数的55.2%,超过12小时的比例达到12.1%,有39.9%的医务人员每周至少有1到2天要加班,29.1%医务人员每周有三天以上需要加班,可见医生也非常的辛苦。

第二,预约挂号。有一天我在我住的小区里面散步,碰到一个河北人,他就跟我说预约挂号太好了,他夫人怀孕,过去要凌晨三点多去排队,挂完号,还得接着等号,整个过程时间长,体力消耗大,现在有了网上预约,挂上号,到点去就行了,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现在全市门急诊量中23%的病人是通过预约挂号的方式看病。在一些专科门诊,比如说我们的口腔科的复诊和妇产科,大约90%是预约。预约挂号第一步是把渠道打通,经过发展,最后要实现分时段预约。预约挂号不仅方便了病人,还对卫生系统有好处,使得诊疗服务更有计划性。

总之,从卫生角度来说,共和国成立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的卫生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这三项核心指标已经达到国际水平,但是我们的工作还要继续前进,人民群众还有新的需求和期望——解决看病难和看病贵。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各种医疗保障体系、各种大病统筹、新农合等等,这些保障加上政府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支出水平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个人支付费用在卫生总费用当中的比重下降到了26%,提前实现了“十二五”全国的框架目标。从卫生服务总的目标上来讲,我们不仅要解决看上病,看好病,核心还是追求人民群众更健康,而健康里面最大的挑战是慢性病,其背后是我们能不能有一套健康生活方式。所以我们搞健康十年规划,按刘淇同志指示编制了“十二五”健康城市发展规划,这都是我们国家的第一次。这么做都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全面科学协调的发展,落实民生建设,具体到卫生服务上,第一步是推进社区医疗服务,因为社区最贴近我们的老百姓,最贴近我们的生活。社区医疗服务建设在近几年取得了巨大成就,从5%的社区医疗服务提高到了总量的30%,将近80%的老百姓在使用社区医疗服务,他们的满意度也达到了80%,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研究三级医院如何提高有效服务,进而推出了双休日门诊、预约挂号、双向转诊等措施,打通社区和三级医院之间的通道,这些都是我们要在下一步医改过程中进一步解决好、落实好、完善好的问题。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我们还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医院管理局等管理部门。

责任编辑:刘晓楠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