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社沉浮录:民间社团与政府间的早期互动(6)

中国科学社沉浮录:民间社团与政府间的早期互动(6)

中研院VS科学社

在张剑看来,1928年6月9日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的设立是导致中国科学社这一民间社团日渐式微的重要因素。

创立之初的中国科学社以推进中国科学的发展为己任。经过发展,中国科学社已经成为一个集科学普及、科学研究、科学联络、科学奖励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术团体。而作为当时的国家最高学术机构的“中央研究院”,同样是一个综合性的国家学术机构。

“‘中央研究院’迅速设立的国立研究所,吸纳了当时大多数科学精英,无形当中已对民间的

科研机构产生了巨大的挤压。”张剑告诉《科学新闻》,“而更要紧的是,‘中央研究院’通过设立评议会和院士会议行使‘指导、联络、奖励学术研究’的功能而彻底剥夺了民间社团存在的理由”。

1935年9月,‘中央研究院’召开首届评议会成立大会,宣告评议会成立。评议会条例规定其第二项职责即是“促进国内外学术研究之合作与互助”。中研院成为了全国学术交流合作的中心枢纽。胡适后来说,建立评议会是“把这个全国最大的科学研究机关重新建立在一个合理而持久的基础之上”。

但评议员的选举却一直不具有广泛性。直到1948年9月23日,更具广泛性的院士会议出现之后,一直有“缺陷”的评议会才算得以弥补。

“但是,作为官方的机构,中研院的评议会或者院士会议并不能完全代表科学家的声音,而一个来自民间的评议、咨询和起制衡作用的组织的存在总是有益的。”张剑认为。

张剑补充说,20世纪世界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尤其是进入30年代之后,政府都纷纷制定科学研究的战略规划。这时设立“中央研究院”,可看作是对世界科学发展趋势的反应。

“在当时的情形下,人们似乎更热望能在国家层面上成立一个最高的科研机构,对于这样做可能会对民间科学团体造成挤压,并无太多考虑。”

徐明华也认为:“‘中央研究院’拥有良好的外在资源,这使它在稳定环境下取得了可喜成就。只是外在支持也可能是外来干预的代名词,它容易导致科学自主性的破坏。”

本文关键词: 组图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采编二部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