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入笼:房价反弹隐忧(11)

房价入笼:房价反弹隐忧(11)

核心提示:中国经济如果不能摆脱房地产依赖症,房价反弹的可能性就始终存在。行政之手退出之后,房地产业能否随之褪去暴利与灰色,变成受市场竞争和供求关系约束的正常行业,尚待观察。

 

她指出,房改、GDP高增长、宽松货币政策、高速城镇化,这四大外部条件同时具备的外部环境几乎不可能再出现了。过去十年,地产公司习惯了利用政策的波动来发展自己,从未像制造业那样去关心产品品质、创新能力、团队建设等。其实,以前的赚钱模式是不牢固的,就像撞大运一样。该寻求变化的是地产公司自己,而不是政策。

秦虹的观点并不孤立。10月25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后来广受关注的文章,文中写道:中国房地产业正面临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调整。房地产业将一改过去十多年的高成长格局,企业的主要成长动力将来自行业内的分化与整合所产生的经营效率提高,从依赖地价与房价的上涨获得高毛利转向依赖综合开发能力的提高,完成从地产到房产的转变,最终成为以房产开发为核心的加工制造业。

11月20日,远在波士顿的王石也肯定了当前的政策。“我双手赞成政府对房地产行业实施宏观调控。目前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效初现,此局面若能维持三年,中国房地产将实现软着陆。否则房地产泡沫一旦破裂,大房地产商首当其冲。” 2007年,王石甚至抱怨称,地产业是个阿猫阿狗都能赚钱的行业。当年底,王石抛出“拐点论”,而万科也率先启动降价。

2007年8月,针对前所未有的房价狂飙和炒房热潮,中央政府启动了又一轮房地产调控。一年后,引发了全国性的价量调整,多家知名开发商告急。但旋即被2008年底的经济刺激计划所挽救。

今年12月5日,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公开表示,双轨制是中国房地产业将长期面临的趋势,未来商品房的市场份额将减少40%以上。而当下的“双限”政策,在一年到两年内会有所调整。

而抑制房价,限贷是比限购更有力的武器:既对开发商限制开发贷款,又对购房者实施差别化的按揭政策。在实际贷款发放中,银行在存贷比与存款准备金率等监管指标约束下,大多将调控政策用足,因此对开发商与业主均造成了很大压力。面对越来越高的资金门槛、越来越低的整体利润,房企如何找到合适的资金解决方案,正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责任编辑:杨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