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管是否被传媒妖魔化?

中国城管是否被传媒妖魔化?

在中国,城管绝对是负面形象的代言人。曾有个笑话讲道:“一妇女包被抢,高喊‘抢劫啦,抓贼呀!’众人视而不见。她灵机一动喊道‘城管打人啦!’顿时路人蜂拥而上,揪住那人,拳打脚踢。”老百姓眼中城管是何地位,在此可见一斑。

Above the Law? China's Bully Law-Enforcement Officers(凌驾于法律之上?中国暴力执法者)——这是2009年美国《时代周刊》一篇描写中国城管暴力执法的文章标题。类似的文章,在国内的各大媒体并不鲜见,几乎每周都会有关于城管暴力执法的报道。

在百度上搜索“城管打人”关键词,会有210多万个检索结果,囊括文字、图片和视频。在新浪微博,仅九月份就有近八万多条“城管打人”的微博转发,平均每天2000多条。只看这些内容,或许会让人以为,城管队员的工作就是不停地打人。

媒体眼中的城管 负面形象为主

“城管的设立初衷是更好地为城市和社会服务,但现实中,普通民众对于城管的印象却与此迥异,这与城管定位不准确、管理混乱以及现实执法不当密切相关,但也与大众媒介对其建构的媒介形象及其对受众影响有关。”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沈阳教授表示。

今年5月,沈阳主编的《中国城管网络形象分析报告》出炉。报告选取的2010年与城管相关的180条新闻中,负面报道占44.2%,正面报道和中立报道则分别为32.6% 、22.7%。而根据报告的分析,城管的负面新闻更容易被网络媒体转载,其相关报道量达 696 条,占总相关报道量的 40.16%,多于正面和中立新闻的26.6%、33.24%。其中,与暴力相关的新闻是城管负面新闻的主要来源,占负面新闻的65%。

在报告中选取了十二家国外主流媒体,包括BBC、CNN、《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知名国际媒体,发现有九家关注过中国城管。从2008 年到 2010 年合计27 条相关报道中,24条是对城管负面新闻的报道。可见城管也是以负面形象走进国际视野的。

国外媒体之所以开始关注中国城管,与两件暴力致死事件相关:2006 年北京小贩崔英杰刺死城管李志强、2008 年魏文华拍摄天门市城管暴力执法被殴致死。对于这两起事件,特别是魏文华事件,外国主流媒体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报道。而在2009年,“城管打人要不见血”的“城管手册事件”曝光后,“chengguan”成为不少外媒报道的热门词,作为新的中文英语也为国人所知。

责任编辑:黄一帆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