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留住企业?
王庆珂:
首先要把企业家的心留住,要真诚地服务。一个区域能不能留住人才,留住项目,有几个要素:第一,区域的硬实力,比如人才;第二,要有软实力,就是政府团队要把企业家当亲人来对待,让企业家在这个地方发展开心、舒心、愉快,赚得放心。
高武斌:
招商过程中,企业头疼的是政府的诚信。政府一般开始的时候对他们比较好,诚信、热情。但是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可能因为互相不了解,我不知道你从哪个方面赚钱,你不知道我在哪个地方有什么样的资源。这样盲目性地一结合,就产生矛盾了。其中,有企业诚信兑现的问题,有政府诚信兑现的问题。所以是双方的问题,还有环境因素、文化因素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穆彦魁:
我觉得一个地方建什么样的企业,首先要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其次是区位优势,再一个就是政策支持,至于其他配套东西,比如土地价格等,我觉得是次要的。作为企业,在投资时,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在这个地方生产的东西是不是成本最低,将来交通物流是不是最好。
李振华:
作为企业的代表,我觉得招商引资实际上是一种合作,是一种有选择的合作。就像搞对象一样,你愿意了,对方也得满意。所以,招商引资,我认为不应该作为目的,应该作为一种手段,目的应该是供应。你招商引资,我去投资,这是双方的事情,需要很长时间去考证,这样才能作出有效的决定。作为企业来说,也应该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我们去投资,怎么样能发展地方经济,同时又给企业带来效益。比如去盘县,我们能给老百姓带来的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解决当地的劳动力问题。
如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王庆珂:
产业结构合理转型,特别是提高优质产业结构,是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题,此次会议还特别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对盖州而言,我们自己和自己比,感觉产业结构还比较合理,但头些年在招商引资上,确实存在着“捡到篮子里的就是菜”、饥不择食的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我们还是要选,从项目上选,在调结构方面要加大力度,把附加值高的、国家“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到盖州来。因为我们有港口、有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我们应该加重率先调整结构,我有这样一个信心。
高武斌:
洛川是誉满全国的苹果生产基地,洛川苹果现在要升级,要转型发展,必须要有一些大企业做支撑,没有大企业,好多东西投资不起来。在招商过程中,我们想招的是名牌企业、大企业。但头疼的是门槛太高:需要财政配套,要基础设施配套。我们到日本去考察,围绕苹果产业搞配套生产的农机具,日本的一个小镇就能买全。而回到国内,我们要给农民配设备,没有一个市场能配全。所以,除了依托市场优势,还要依托科技来招商引资,才有商机。
邹太新:
调整产业结构是我们永恒的话题,中西部地区面临的问题更加突出,面临的压力更加巨大,因此我们需要调整。从现有的产业来看,必须体量升级,提质提速。我们立足现有的产业基础,依靠自然资源禀赋,积极地开展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通过招商弥补产业链条的不足,延伸产业链。
洪湖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我们抓住这个机遇,打造大的平台,创造大的环境,来承接大转移,来实现产业的体量升级,来推动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用经济的发展来惠及老百姓,来改善民生,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我们在招商过程中追求的是企业和政府共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
许宝健:
招商引资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什么关系?我觉得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县域经济在任何一个发展阶段,都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落后地区。
江苏昆山是中国数一数二的大县,财政收入一百多个亿,也是招商引资大县,有好多第一。但它也在反思,也有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因为它找来的这些产业,比如加工制造业中的电脑笔记本,全世界每五台笔记本就有一台在昆山生产,但核心技术不在昆山,它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就是一个加工厂。昆山也在考虑转型升级,怎样从招外资为主转到自主发展的方向来。
至于很多西部地区,县域经济转型的空间还很大,转型的链条也很长。
具体到县域转型升级的角度,我概括为两种:跨越式转型升级和竞走式转型升级。有条件的县做一些跨越式的转型升级,是可以的,但没有条件的时候,宁肯把步子迈得扎实一点,步子多倒腾几下。
名词解释: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工业化过程中的重要现象。中国的招商引资,至少一百年以前就开始了,晚清洋务运动时期,我国就创办了招商局。
招商的含义是什么?一般来说,就是从事农业的地区在走向工业化的过程中,需要吸引更多的非农产业,特别是工业、制造业。吸引什么样的资金?商业化的资金,而不是向国家要钱。商业化的资金是要获取利润的。怎么样才能够引进商业资金?其实全世界都差不多。大家都知道迪拜,迪拜发展的口号是:凡是对商人有利的就是对迪拜有利。千方百计要满足商人的需要,商人就会到我这儿来投资,这么一个基本的理念。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