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分开有共识
从2001年傅志寰任铁道部部长时提出“网运分离”方案起,在过去十年中,国内对采用何种模式对铁路进行拆分重组一直未能取得共识,是造成铁路改革进展不大的原因之一。
作为具有网络规模经济性和自然垄断性的基础设施行业,铁路主要的重组模式可以分为“竖切”和“横切”两种。所谓“竖切”,即根据路网、货运、客运等不同业务类型分别组建独立的路网公司和客货运公司,欧盟国家实行的“网运分离”为“竖切”模式的典型代表;而“横切”则是按照区域或铁路干线分别组建不同的区域铁路公司,不同区域公司彼此之间展开竞争。美国和日本的铁路重组模式基本接近于“横切”模式。
由于美国“平行线”竞争的“横切”模式,需要主要干线均存在平行的铁路线路,而国内铁路运力一直紧张,在绝大部分干线上并不存在平行的铁路线路,因此以美国“平行线”竞争为代表的“横切”模式并不适用国内铁路产业重组。国内关于铁路重组模式的竞争,主要集中于“网运分离”和“区域合一”两种模式。
持“网运合一”观点的人士认为,“网运分离”保留一张统一的路网,运输公司与路网公司博弈的能力相对较弱,铁路和航空一样存在对路网时空资源的争夺,在保持一张大网的情况下,路网公司权力过于集中,容易导致新的寻租空间和腐败行为。
坚持“网运分离”的人士认为,目前铁路特别是货运在国内长途运输中占的市场份额较大,短期内航空、公路难以取代,如果采用“区域合一”的“横切”方式,容易导致区域市场内部竞争不足,仍然存在局部垄断行为。
针对两派观点的争论,北京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赵坚认为,不存在完美无缺的改革方案,虽然国内对具体重组模式存在争议,但铁道部改革首先应政企分开,在这一点上已基本取得共识。
未来铁路改革无法回避的是如何处理铁路目前的巨额债务,赵坚认为,铁路的巨额债务应当由国家财政、铁路、国有银行共同承担。“未来铁道部政企分开后,可以由中央银行和财政部注资,或通过发行国债置换铁路债务作为资本金的方式,设立新的承担铁路债务的铁路建设总公司,负责铁路建设基金的管理和新线建设,线路建成后转交铁路运输企业运营。国家要下决心承担铁路债务。”
针对铁路改革时机,前述接近铁道部的权威人士表示,“今年不会有改革措施出来,要等十八大后新的领导班子确认了,才有可能考虑。即使是大交通部的想法也没人感兴趣。”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