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聘布衣参事:九成为自荐 或建民间智库(2)

武汉聘布衣参事:九成为自荐 或建民间智库(2)

核心提示:选聘过程打破年龄、身份、学历、地域等限制;集合民间智慧;90%以上自荐;在全国属于首创

破例与公正

武汉参事室副主任说,这次我们只看能力,减少限制,尽力打捞沉默的声音

参选之前,参选人陈勇唯一顾虑的是年龄。按国家参事条例规定,参事年龄不低于55岁。他打电话咨询,得到明确的答案:“首聘年龄不超过60岁就行。”

对比《政府参事工作条例》规定参事首聘年龄不得低于55周岁,不得高于65周岁。武汉市打破了年龄下限。

向悦说,“年龄一直是参事重要条件,毕竟代表了资历和经验。但这次我们只看能力,减少限制,尽力打捞沉默的声音。”27岁的霍成龙是最小的参选者,他说:“打破限制后,我把年轻看做最大的优势。”

以往,武汉市参事多为正局级官员和正教授级学者,且由各单位推荐。这次取而代之的条件是“近三年来有建言献策成果被市领导批示或被市直部门采纳、转化或被媒体报道。”最终有175人报名参选,“90%以上是自荐”。

用什么方法选择?此次选聘事件主要设计者向悦介绍说,此次参照了广东省曾经公推公选领导干部的方法,为了保证评委的客观和公平性,采取了大评委制,由各个阶层,例如市民、媒体、学者、参事等组成评审团。

竞聘中要写一篇不低于3000字的策论,内容是阐述本人对参事的理解以及如何做好参事。施平说,“这一环节有的人写了一万七千多字,我只写了3000多字,可能是没能进入下一轮的原因。”

笔试卷子都隐掉名字,由7人组成阅卷小组,全程由纪委监督,保证阅卷公正性。武汉市参事室一名相关负责人称,“施平作为提倡者,没能进入面试阶段。这也体现了选拔的公正性。”

5月20日,有9人进入到第二轮面试阶段。面试环节中,选手既吟诗、也讲故事。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赵振宇担任面试评委,他认为,“选手近几年做过什么事情,提出什么建议是最具说服力的。”

面试考核时,也隐藏了名字,9名选手都是编号,按分数高低,当场选出6名候选人。

进入最后考核阶段,由人事部、组织部、统战部将调查走访情况告知评委,作为评分依据,最终选出3名参事。

“选聘做到了4个破例:年龄、身份、学历、地域。之前,我们都向市政府和国务院参事室汇报过。”向悦说。

阵地转移

从知名网友“文侠”蜕变为武汉市政府参事,阵地从网上转到了武汉市参事室

5月29日,胡全志从武汉市长唐良志手中接过“参事”聘书,从知名网友“文侠”蜕变为武汉市政府参事,阵地转到了武汉市参事室。“文侠”是他的网名,网络曾是他的主要阵地。

今年55岁的胡全志,在网上以“文侠”自居,爱打抱不平。他说,这与性格有关。

向悦说,考察胡全志时,印象最深的是“他经常强迫校长为一些家境贫寒的学生减免学费”。

有一年,得知一学生母亲病逝,胡全志连夜赶到学生家中探视,回来后,他“逼”校长为该学生全免学费。向悦说,“这让校长陷入尴尬,如果每个都减,学校都办不下去了,但这反映了胡全志的热心肠”。

胡的另一个特点是爱提意见。上世纪80年代,还是一名工人的胡全志给《人民日报》寄去一篇读者来信,建议邮电部门统一信封标准。随后,邮电总局回信,采纳了其意见。这让胡全志有成就感。

1993年,他到武汉市第一技术学校做老师,三年后被借调到武汉市信访办。在信访办,他看到很多市民给市长的信件,例如:改造武汉江滩的建议,最终被领导采纳。

由此,他得到启发,“市民可以通过这种渠道为城市建言献策”。

6月2日,在记者采访时,新担任参事的胡全志不断接到市民电话。一位市民反映拆迁问题,他和对方约定联系时间。

此前,有市民向胡全志建议,将旅游局和园林局合并,节约行政资源,突出功能。胡全志认为这个建议有道理,他还了解到,有的地方已经在做了。

6月5日,他把建议提交到了参事室。参事室成为他的新阵地。

或建民间智库

中央指示积极探索,效果和经验及时沟通。任何创新都是“违法”的,应该鼓励武汉这种以事促法的行为

武汉选聘“布衣”参事,跟当地这些年来做法一脉相承。近年来,武汉开展“网络问政”和“电视问政”,都是政府注重民声的表现。

尽管胡全志工作想法甚多,但他的提议也不是每个都能得到参事室的支持。当选后,胡全志曾有个打算,去市文化局“交流交流”。

他想了解两个问题,一个是,询问相关部门对武汉当地文化产业的发掘和推动情况。

他说:“汉剧和楚剧几乎消失了,文化部门没有投入和建设的原因是什么?武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大量基础工作相关部门不重视,比如武汉本地历代碑刻选搜救,为何不做?”

第二个问题是,他曾反映一家银行私自改变历史建筑的构件问题。当时,市文物局公开回应,已经下达整改通知。几年过去了,还是老样子。

然而,参事室一个领导得知他的想法后,给出建议,“让我先别去,因为我现在是参事。去之前要参事室开证明之类的。”这让胡全志的计划至今没有实施。不过,他打算以个人名义先去了解情况。

武汉市政府参事室主任黄莉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她说,7月份,将组织两名在批评建言方面有经验的老参事给新人们培训。

向悦说,毕竟参事是直通市长的渠道,有参事室的规矩。每年,参事要参加参事室组织的工作,也可以有个人建言。

新参事在个人和参事身份之间,如何综合考量仍需摸索,但她“相信新当选的参事能够做好”。

同是武汉市参事的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认为,“布衣”参事与他最大的区别是,更能反映民间的声音,能对现有参事结构产生改变和补充。

在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校长、参事李茵看来,“布衣”参事能够让更多的利益团体参政,反映更丰富的声音。

现在,武汉市参事增加到39名。向悦认为,增加的三名参事不仅是数量增加。更是结构的调整和补充。他们擅长历史、文化领域,弥补了现有参事结构的不足。

对于武汉参事室来说,他们瞄准的是三名参事背后庞大的民间智慧,如何将更多的参选者以及分布在民间的智囊,集合起来。

另一名参选者关升红提出建立注册信息员制度,“武汉市选参事,跟我建立民间智库的想法不谋而合”。

这个建议的初步雏形是,参事室从民间召集注册信息员,晋升为特约信息员,再往上则晋升为参事,采用晋级考评方式,“以此达到完善参事结构,而不仅是补充数量的作用。”黄莉说。

“中央指示是积极探索,效果和经验及时沟通。”向悦说,“有了这样的态度,我们才决定依法选聘,我们的程序都是合法合规的。”

对此,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赵振宇表示,任何创新都是“违法”的,应该鼓励武汉这种以事促法的行为。“任何政策都需要与时俱进。”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