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引领中原崛起:“三化”协调 科学发展

河南引领中原崛起:“三化”协调 科学发展

河南许昌市委书记李亚的“第二职业”,是讲解员。讲解地点在6000平方米的许昌规划展览馆,展示的是2020年城乡远景新貌。

李亚总是走在参观队伍最前面。“规划先行,就是要看清楚历史,看明白未来,让农民懂得城市生活是啥样子,让外来客人知道许昌未来啥样子。让老百姓监督政府,看能否按规划的蓝图去执行、去落实!”他略带嘶哑的男中音透过话筒传出来。

魏武挥鞭处,今日中原故地正面临大转型的历史时刻。中原经济区去年上升为国家战略,像李亚一样准备实实在在为河南的未来做些事情的干部,无处不在。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基层老百姓的热心肠也被调动起来。中原经济区成了街谈巷议的焦点。电视、广播里有人争论,建了中原经济区,“郑州能解决堵车问题吗?”“咱农民能多增收吗?”“在家门口能找着工作吗?”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曾表示:“为民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我们在具体的发展实践中体现为人民负责。”

由此,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核心任务,在河南省逐渐归结为“一条路子”: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

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如同“中国的缩影”。在新一轮经济转型和全球化竞争中,人多地少、资源有限、“三农”问题待解、工业化进程刚刚过半、国际竞争空前激烈……一系列挑战摆在面前。

中原是四方聚合之所,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今天,这里能否再为中国趟出一条新路?

“老四难”和“新四难”

河南至少有两个“第一”广为人知:

其一,户籍人口超1亿,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

其二,2000年后连续十年粮食产量全国第一。即便去年落在黑龙江省之后,河南仍保持连续8年增产、6年超千亿斤的纪录,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10以上的粮食,每年调出原粮及加工品400亿斤。

“也就是全国每10个汤圆有6个、每10个水饺有4个在河南生产而已。”一篇广为流传的网文《河南没啥》,以此描述这些年河南在食物上所作的贡献。

河南全省经济总量多年来稳居全国第五,可一看人均指标,还是落后。

2009年,河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排全国19位,人均财政总收入只是全国水平的37.6%。当年,河南人均财政支出全国倒数第一,全省农村初中人均教育事业费倒数第三,农村小学人均教育事业费倒数第一,每500万人拥有高等学校数量5个,全国倒数第一。

河南开始自我反思:“打开我省主要工业产品目录,最能代表"河南制造"的不是软件、手机、汽车,而是原煤、水泥、铝锭……"粗、低、重、耗"产品过多,既污染了环境,还把更多利润拱手相让,无异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教业保,老百姓生活中的很多大事,让人感觉并不轻松……”

河南省委把河南的问题归纳为“老四难”和“新四难”:

前者“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粮食怎么保、民生怎么办”,还没能有效解决,后者“土地哪里来、减排哪里去、要素怎么保、物价怎么办”,就已经迫在眉睫。

河南的“难处”不只如此。

中国经济多年来高速增长积累的弊病,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周期调整中暴露出来。这对河南发展同样提出警示。

卢展工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河南省要避免“有增长而无发展”,避免“无业的增长”、“无情的增长”、“无根的增长”和“无未来的增长”。

“某些沿海地区牺牲环境、牺牲农业,单单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老模式,在河南肯定走不动了。”河南省发改委副主任刘伟说,河南省一方面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另一方面要保证经济发展,不给全国如期实现小康“拖后腿”,这就必须走一条新路。

这条“新路”,隐藏在一系列“统筹”和“协调”当中:

统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才能更好地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给经济增长提供内生动力;

统筹“三化”进程,使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成为有机整体,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协调发展,而不是“单腿蹦高”;

统筹中心城市、县域经济发展,高昂起“龙头”,带动形成“一百单八将闹中原”的局面,才能实现区域平衡发展;

统筹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使“富裕中原”同时也是“绿色中原”、“宜居中原” ……

在许昌,“统筹”、“协调”的关键抓手,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2011年,许昌市基本建成11个新型农村社区,配套了与城市小区相同的社区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卫生所、学校、超市等。今年,这里将陆续开工建设102个新社区,到2015年将基本建成300个新社区。

“出门两脚泥”的农民,住进了新房,拿到了“房产证”,新房可转让、互换、继承、赠与和抵押。他们像城里人一样实现了“有恒产”。

李亚说:“用城镇化的理念去建设农村,以社会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来覆盖农村,以现代的产业体系来支撑农村,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城镇化。”

在以城带乡、以工辅农的时代,李亚眼里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如同一头挑着新型工业化,一头挑着新型农业现代化,这才能真正实现“三化”协调。

李亚为什么去“客串”解说员?他认为,河南一些地区转型最大的阻力是思想。“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锐气,没有大发展、大突破的胆识”,有些干部“不乐于、不敢于、不善于”下功夫抓基层工作。

战国时秦人变法,立木为信。李亚把规划馆当成了一个“信物”,在他看来,建设中原经济区,河南人必须用真情实意,唤起真知灼见,进而务实求真,真抓实干。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