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那是不是可以说中国航母建成后主要是威慑日本?
张文木:这样说也是不对的,我们主要是为了实现台海统一。鉴于日本在法律上尚不承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的原则,以及它曾侵占过台湾的历史,中国的安全战略当然要对其严加防范。我认为,黄海是中国第一艘航母比较理想的诞生地。这样既表明我们的战略方向,又表明我们对南海和平的愿望。有时候,一个地点的选择,会带有象征性、宣示性。
南海争端要尽可能以和平方式解决,如果航母要开过去,那一定是不得已的事。在南海问题上,我们要做到有理、有利、有节,整个海洋战略方向不应该将昔日的朋友变为对手。不然那就不叫战略。好的战略是将对手逼成朋友而不是相反。
中国与南海诸国的争端肯定是长期存在的,但它的性质属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内部矛盾”性质,属调整的范围。1962年中国对印自卫反击战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中国对印度是很有节制的。1988年对越的“南沙之战”和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也是相当有节制的。
因此,我认为,在今后相当的时期内,中国海上军事力量在南中国海海区的作用范围不要太远,主要是积极防御,即使进攻,目的也应当是自卫性的。
东方早报:我们也注意到,在中国建造航母的同时,越南、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购买潜艇数量在上升,日本将把海空力量向位于台湾东北的西南诸岛转移,澳大利亚也将更多的军舰、战机和军人,从其他地区调往其西北部地区,增强自身的“海上拒止”能力。你觉得这些因素有可能削弱未来中国航母在该地区的实际效用么?
张文木:这是无所谓的。我们不会跑到澳大利亚附近的那些区域去显示我们的军事力量。至于日本,它与欧洲国家不同,它毕竟是遭受过美国原子弹打击的国家。因此,日本拥有核武器,对美国人而言,比朝鲜拥有核武器更为可怕。在东北亚核查问题上,美国人最不便直说的就是日本核问题。也就是说,一个已拥有核武器的日本是美国在亚太的绝对敌人,而无核的日本则是可以让美国放手纳入“后院”且死心塌地为美国效命的“盟友”。这次日本东部地区发生的“3•11”九级大地震,对美国的政治意义在于它瞬间几乎毁灭了日本几十年来埋头发展的核能力,同时也为美国放手接纳日本除去了心病。
至于日本目前南向战略,我相信在与俄国关于“北方四岛”争议、“朝核”问题,以及美国在冲绳撤军问题没有解决之前,日本向南推进,更多的只是画饼充饥。它不会忘记20世纪40年代它曾经历过的那种北南首鼠两端的被动及由此带来的灾难。目前日本不仅只与俄罗斯、朝鲜、韩国有旧恨新仇,它与世界上唯一在日本上空投掷原子弹的美国相互间也是戒心很重。
目前在海洋问题上,人们较多提到邓小平“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构想。其实,邓小平当年提出的这个构想不是现在有些人理解的那样主权问题也可“搁置”,邓小平“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明确地表达了“搁置争议,主权在我”的意思。更重要的是,邓小平还同时提到了20世纪“80年代的三大任务”,要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完整地把握小平“搁置争议”的思想。80年代的三大任务,即反霸、解决台湾问题和发展生产力。当时,邓小平的想法是要在十年之内解决台湾问题。“搁置争议”和“三大任务”联系一起就是“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统一。不能误解更不能曲解邓小平“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思想。这是一个积极的和充满辩证智慧的战略。
东方早报:美国“重返亚洲”,那么未来在亚洲会发生哪些可能的事件,中国又该如何应对呢?
张文木:内部要依靠人民,这是治国的基本功,没有什么技巧,首先就是要稳定国内局势,其中的关键还是稳定农民。首先就是不要把农民变成流民,农民是要有生产资料的。要做到这一点,还得维护和巩固集体所有制。没有集体所有制,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依靠基础的工农联盟就会瓦解,这是当前最大的危险。1950年下半年朝鲜战争爆发。毛泽东应对这一挑战的方法首先不是派兵参战,而是实行土改。毛泽东从所有制而不像蒋介石那样四处“发饷”(接近今天的“发红包”)入手在国内组织共产党政权的支持力量。就在美国占领汉城的当天(1950年9月28日),中国政府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改运动。农民有了土地,国内政治稳定就有了保障。
同时,我们要恢复和完善干部队伍的政治审查制度。瓦解或动摇少数干部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忠诚,是西方成功颠覆、削弱或打击像苏联、南联盟、伊拉克和利比亚国家政权的重要因素。战事未开,重要部门的干部变节是西方国家在这些国家得手的重要内因。利比亚反对派组成的核心领导不仅是西方的“海归”而且有的还曾任利比亚政府高级别官员。这提醒我们必须重视干部政治审查制度。只要中国内部政治稳定,西方就对中国无可奈何。而政治稳定的关键是中国国家干部对国家的忠诚,对国家忠诚的前提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忠诚和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信仰。毛泽东说的那句老话还要强调:“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事业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请注意,毛泽东同志说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没有列宁主义是不完全的,因为是列宁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具有世界意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讲枪杆子的,不然,它就变成了戈尔巴乔夫式的政治童话而不是一种政治主张。列宁说“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恰恰在这一点上,戈尔巴乔夫主义和列宁主义出现了分野。分野的是非及其导致的结果,已不言自明。
最近的中东乱局,实际上是1989年开始的出现于社会主义国家动乱的继续。那次动乱使得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第二波动荡从2001年的反恐战争开始,美国将阿富汗、伊拉克、伊朗和朝鲜列为“邪恶轴心”,结果只有按西方标准做的萨达姆已成往事,而伊朗、朝鲜仍坚与磐石。现在,第三波动荡开始,几乎整个中东都发生了动乱,曾对美国以色列政策做出巨大牺牲的穆巴拉克已经倒台,为了改善与西方关系而主动“弃核”、积极“反恐”的卡扎菲,在北约的空中追杀下已成北非沙漠中的传说。
分析这三次危机,发生政权更替的国家,多不是从外部被打败,都是内部先出问题,外部势力随即介入。所以现在我们只要内部团结一致,党不脱离人民,外部势力就没有办法。只要我们顶住了,西方反华阵营就容易分裂。必须强调的是,中国的团结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有了这两条,中国就不会出大乱。2011年3月10日,吴邦国同志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说得明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重要的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涉及国家根本制度等重大原则问题上不动摇。动摇了,不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从谈起,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果也会失去,甚至国家可能陷入内乱的深渊。”我完全同意吴邦国同志的判断。
东方早报:美国已经提出“空海一体战”构想,强调美军要充分利用在航空航天、网络、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垄断优势,以关岛和日韩等盟国的作战和后勤基地为依托,以空海作战力量、太空及网络空间作战力量为主导,联合构成一个以天基系统为核心,由天基平台、空基平台和海基平台构成的多层次立体作战体系,在全维空间内加速实现其各种作战力量的有效融合,在西太平洋战区组织实施战役级别的作战行动,旨在摧毁作战对手的“反介入/区域拒止”作战能力。有人就认为,这一构想就是针对中国的,那么中国海军该如何应对这些新的变化?
张文木:“空海一体战”的构想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很久以前就有,美国的海上和空中力量早就结合在一起了。但美国的技术提升很难解决它面临的政治问题,比如阿富战场,点火容易救火难,现在美国面对塔利班燎原烈火,在那里欲罢不能。另外,“空海一体战”更适用于远海,而不适用于近海,尤其是不适用于象中国这样一个大版图国家的近海。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